第一百零一章 高元爵(1 / 1)

明风八万里 紫钗恨 1082 字 9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明风八万里最新章节!

眼前这位张煌言,在另一个时空是刘永锡最好的朋友,“十七年秋,至南京,交刘伏阳孔昭子永锡,见伯温先生遗书秘记”,本来两个人会在去年秋天的南京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友谊。

到了顺治十一年,在海上漂泊经年的刘孔昭、刘永锡父子投奔张煌言,当时有人建议张煌言以“南都乱臣”的名义火并刘孔昭增强实力,但是张煌言却以“孔昭罪与马、阮等,然马、阮再卖浙东,而孔昭以操江亲兵栖迟海上者盖累年矣,则其心尚有可原”的理由收容刘孔昭所部,这才有三入长江之役。

刘永锡看着“十年横海一孤臣”的老朋友,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义师重返南都金陵,只可惜天意弄人遗恨终生,但这一世刘永锡是不会让自己与好朋友失望。

张煌言是去年深秋的时候抵达南京,只是刘永锡当时开镇临淮来不及与张煌言见面,只能通过朱媚儿的关系找到了这位新到南都的失意举人,并委托父亲刘孔昭照顾这位老朋友,而现在张煌言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少时更是浪荡少年,但正是这些遭遇让他胸怀天下,在天下存亡之际怎么可能去做个太平官,有什么事情比被坚执锐亲临沙场更刺激。

因此刘永锡用一种非常欣赏的目光看着张煌言:“这段时间你先跟在我身边熟悉一下情况,回头我再把亲兵交给你负责!”

对于刘永锡的赏识之恩,张煌言自然是跃跃欲试,虽然他不知道刘永锡为什么这么重视自己,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官场经历的举人来说,这是完美的开局:“多谢诚意伯赏识,在这里我多嘴问一句,我们在徐州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刘永锡非常坦率地说道:“徐州这边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

说到这刘永锡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出自己的具体谋划:“把邢夫人娶进门!”

虽然刘永锡都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好启齿,但是这确实是眼前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现在还是千头万绪,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处理。

光是把高杰留下来的家底理清楚就是一项大工程,而且高杰在世的时候就存在着公私不分的现象,邢夫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划拉到自己手上,自然就发生了很多冲突。

可既然李本深现在还没赶回徐州,邢夫人与刘永锡自然就到处封官许愿占据了绝对上风,掌握的实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只是这样一来有不少人就生了别样的心思,现在邢胜平就锁紧了眉头:“姐姐,这样不好吧,而且这事怎么也要姐夫那边同意再说!”

一听到“姐夫”这个称呼,邢夫人就觉得百感交集,她是真没想到邢胜平改口会这么快,自己跟刘永锡明明还没到这一步,何况现在高杰尸骨未寒。

但是她又觉得自己总算是有了依靠,因此不由幽幽一叹:“先不急着通知诚意伯,先探探史阁部的口风再说,而且李本深马上就要赶回徐州了,元爵能多个依靠也是件好事,你终究还是邢家人!”

她这么说邢胜平只能照着她的意思来:“姐姐的心思我都明白,谁叫史阁部膝下无子,元爵能拜史阁部为义父的话,我们邢家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高元爵是邢夫人与高杰的唯一爱子,也是高杰这支大军理论上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但是现在才七岁,孤儿寡母注定不可能继承高杰留下来的这份基业,而史可法正好膝下无子,所以邢夫人身边的许多人就动了心思。

高杰的一群亲戚对这件事特别热心,毕竟邢夫人若是随了刘永锡,高元爵这位兴平侯世子就不知道如何自处,毕竟他与刘永锡之间只差了十岁而已,刘永锡不可能把自己的诚意伯爵位交给了高元爵。

高元爵如果成为史可法的义子局势自然不一样,到时候高元爵就可以左右逢源,而邢夫人也不必受制于刘永锡,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而邢夫人到了徐州之后想法也有一些变化,现在她跟邢胜平说了真话:“我也是为了邢家考虑,你说我现在如果随了诚意伯恐怕连个名份都没有,所以不如先看看史阁部的态度再说。”

邢夫人现在既是寡妇又有幼子而且还有高杰留下的这份家业,真要嫁入诚意伯府自然是特别难堪,以她现在的经历肯定成不了正妻,但是成不了正妻她又觉得委屈自己,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朝廷与史可法身上,总觉得她一向敬仰的史可法史阁部会帮她完美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只是邢夫人说完这番话的时候不由看了一眼窗外,她觉得这个冬天特别寒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邢夫人的小算盘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刘永锡这边,甚至不用邢胜平告密,邢夫人就让李香君把自己的具体想法都告诉了刘永锡,只是李香君说完邢夫人的想法之后却是建议刘永锡先下手为强:“我觉得永锡弟弟如果是一心替邢姐姐考虑的话,还是快刀斩乱麻,生米煮成了熟饭,省得夜长梦多!”

张煌言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军议,但是她是真觉得李香君的想法不错:“主公,李姑娘说得非常在理,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若是拖得久了,朝廷与史阁部插手,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不管怎么样,高杰所部还是弘光小朝廷的军队,朝廷真要介入,刘永锡人财两得的如意算盘就变成了梦幻泡影,但是刘永锡却是信心十足地说道:“朝廷有什么好怕的,朝廷如果英明神武,张娘娘与我们怎么可能有机可乘,不怕朝廷介入,就怕朝廷不介入!”

刘永锡这么一说,张煌言、李香君等人都觉得刘永锡讲得有道理,如果不是弘光小朝廷利令智昏,刘永锡所部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只是李香君仍然有些担心:“朝廷不足为患,可万一史阁部要纳高元爵为义子?那我们又该怎么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