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二议(1 / 1)

蚁贼 赵子曰 2325 字 9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蚁贼最新章节!

洪继勋话音未落,大堂上“哗”的一声就热闹了起来。

纳哈出偏居北地,比邻辽阳,实在是辽东的心腹大患。他对辽东造成的威胁,事实上比辽西还要大。邓舍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果说辽西还在辽东门外的话,那么纳哈出就货真价实的是卧榻之侧。

这真是才听倭人定,又闻沈阳平。

邓舍喜不自胜,意外之喜,喜上加喜,他左手握拳,往右手掌上轻轻一击,畅声大笑。

诸将中一人拜倒,高声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纳哈出既肯服输,则我辽东就后顾无忧了。可以专心用兵高州。孛罗虽强,能强的过我后顾无忧的百战雄师么?上都的战事,指日可定了!”

众人看时,说话的乃陆千十二。邓舍为了增强部队的机动能力,把他的骑兵也调了过来,一并参与此次支援上都的作战。他的脑子倒还算机灵,能立刻就从纳哈出的求和,联系到眼下的战事。

邓舍笑道:“小陆将军所言,深得我心。”

他高兴之余,不免想知道详情,抚摸着胡髭,与诸将笑了会儿,迫不及待地问洪继勋道:“辽阳的军报上除了讲纳哈出求和,还说了些甚么?有没有提到他求和的条款?使者何人?消息送到平壤了么?姚先生知不知道?”

洪继勋道:“军报上说:纳哈出派出求和的使者还是张德裕,总共提出了三个和谈的条件。陈大人因事关重大,没来得及往平壤送信,直接转呈到主公这里了。”

“张德裕?”邓舍点了点头。上次出使平壤的也是张德裕,此人可谓纳哈出的文胆,位高权重,乃是心腹。由他为求和的使者,纳哈出的诚意看来还是可以相信的。他问道:“三个条件?都是甚么?”

“第一,沈阳乃是与辽阳和谈,不是与我海东行省和谈。和谈的条约要秘密,不能公开。”

按道理说,纳哈出是蒙元辽东行省的左丞相,他要和谈的话,对应的应该是海东行省。但是蒙元朝廷与安丰朝廷是敌对的关系,所以,纳哈出只肯与辽阳和谈,不肯与海东行省和谈。等于不承认海东行省的存在。

“第二,辽阳与沈阳各退兵十里,中间地带设置为无人区,两边都不设防。自和约签订日起,互遣使者长驻对方城中。一方面互通消息,一方面做为人质。因此,这个使者必须是亲近人。纳哈出愿意把他的次子遣派去辽阳。”

诸将中,左车儿冷笑一声,道:“各退十里?纳哈出的算盘打的也忒精了点。他残兵败将,有何资格与我平起平坐?”

“第三,北地产马,纳哈出愿开放与辽阳的贸易,允许马匹的买卖。并献上骏马三百匹,以及皮草、钱钞若干。”

较之内地,辽东算是贫瘠的,但是与沈阳以北相比,辽东又算是富庶的。纳哈出愿意开放贸易,允许马匹的买卖,看似辽阳占了便宜,但即便他不开放贸易,辽阳也大可以从别的地方得来马匹。

比如倭人藤次郎垂涎已久的耽罗岛,上边就有牧场,养有军马数万。只要打下来,还用的着在乎他肯不肯开放贸易?至于他“献上骏马三百匹”,更是不值一提。

“皮草、钱钞若干”,皮草要来何用?元朝的钱钞贬值的厉害,民间交易许多宁愿以货易货,都不肯收元朝的钱钞。并且像安丰朝廷等的一些割据势力,也都早已经开始自己发行货币,在他们的占领区,元朝的钱钞越发没有地位。送一万贯的钱钞还不如送一百两的白银实惠。

反过来,与辽阳开通贸易,沈阳以北的地区却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别的不说,就辽东、海东的粮食、铁器、盐茶,就能极大地充实他们的实力。当然,邓舍肯定不会同意贸易这些东西,然而商路一开,挡不住人走私。弊大于利。

听了这一条,不但左车儿,堂上诸将全都鼓噪起来。

有的叫道:“欺人太甚。”有的嚷嚷:“这哪是他来求和?简直是咱去求和。”有的拔出腰刀,往空中虚劈几下:“这等狂妄自大、不知进退的东西,何必理会?待救了上都,顺便回师,把他给彻底灭了就是。”

“洪先生以为如何?”

“臣闻听纳哈出以前常称关铎为土贼,如今又常称主公为土贼。狂妄自大,诚哉斯言。不过以臣之见,他却也不会竟不识好歹至此。他为什么早不求和,晚不求和,偏偏这个时候来求和?--要知道,前番的辽沈之战,已经结束半个多月了。”

“先生是说?”

“臣以为,他求和之原因,恐怕不是因为他前番的大败,而是因为我军顺利夺取了高州。一方面,高州一入我军之手,我军就关闭了辽东的大门。纳哈出岂能不忧?所以他突然遣派使者,来与我求和。

“另一方面,我军为救援上都,而与孛罗帖木儿对峙。孛罗军盛。他又怕万一在与我辽阳求和的过程吃亏太大,最后反而孛罗获胜,他得不偿失。故此,他才又漫天要价,看似不识好歹,实则借此拖延。”

陆千十二道:“他怕吃亏,想要拖延,又何必急着与咱和谈?等咱与孛罗分出胜负,他再做是否和谈的决定,不是更好么?”

“孛罗军盛,我军亦百胜强军。孛罗胜了,对他自然有利。如果我军胜了呢?有高州关住辽东的大门,我军外无强敌,下一个对付的会是谁?傻子也看的出来,不是世家宝,就是纳哈出。到那个时候,他再来与咱和谈?有用么?故此,他不能不未雨绸缪。

“也正是因为他有了这种种的顾虑,所以举棋不定。连带他这份求和的条约,也就如此古怪、不通情理了。”

洪继勋抽丝剥茧,通过条约的内容结合当下的时局,把纳哈出的顾虑、内心中的矛盾清清楚楚地分析了出来。众人听了,都觉得甚有道理。有人问道:“可是,他的这份条约如此欺人,难道他就不怕激起我军的愤怒,先把他给收拾了么?”

洪继勋乜视了眼说话的将校,他解释的不耐烦了,似笑不笑,说道:“本官适才不是讲了么?我军目前之重点在孛罗,怎么先去收拾他?”

他朝邓舍一揖,道:“纳哈出名将之后,帐下并非没有人才,估计对我军的意图,他们早就分析的明明白白,料定了我军不会舍孛罗、先取沈阳。因而,他才有底气送给辽阳这么一份无礼的条约。

“以臣之见,主公不必动怒。他来求和,咱就去与他谈便是了。只待我军救下上都,击败孛罗,他的这份条约,不用咱说,他自己也就定然老老实实地收回去了。”

邓舍没有动怒。他笑了笑,道:“纳哈出,奸诈之辈。首鼠两端,投机取巧,……”他摇了摇头,“看似聪慧,实际上小聪明,我所不取也。

“……,告诉陈虎,答应与他和谈。他提出的第一条先不做讨论,第二条我军不退,沈阳退,空出的无人区,两边可以都不设防。我海东不送质子,沈阳送,他的次子不行,要嫡长子。第三条,开放贸易可以,但他必须每年奉我海东骏马三千匹。不要钱钞,白银与铜钱皆可,每年万两。

“除了这三条,再加上我行省的三条。

“第一,凡居住在沈阳以及沈阳以北的汉人、丽人、女真人,必须在三个月内,全部迁入海东。第二,不但他要送质子,凡其军中千户以上、文官五品以上者,皆需送质子一人,入我质子营。这个不要求必须是嫡长子,只要不是庶出的就行。第三,要求纳哈出选精骑三千,即日赶赴南高丽,拨与文华国统一指挥。”

纳哈出漫天要价,邓舍就地还钱。他提出的和谈条件,要比纳哈出提出的更加苛刻无礼百倍。

诸将大声叫好,管他甚么太师国王木华黎之后,管他甚么蒙元辽阳行省左丞相,管他甚么曾拥十万铁骑,声威显赫,手下败将的待遇就该如此。洪继勋与他相视一笑,道:“谨遵主公之命。”

纳哈出求和,虽然从实际利益上看,不如当初灭掉关铎,也比不上在南高丽的开疆扩土,但是从精神层面上讲,却使人非常的愉悦。

纳哈出乃木华黎之后裔,木华黎何许人也?成吉思汗的四杰之一,得成吉思汗的亲口赞誉:“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成吉思汗对他信任、重要的程度,甚至到“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的地步。木华黎有如此的权势地位,威名赫赫,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至当时的金人称呼他为“权皇帝”。

如今昔日的强胡之后,蒙元“权皇帝”之后,纳哈出却向海东主动屈膝,何等的荣耀。--,多年前,朱元璋曾经擒获过纳哈出,放了不杀,还不就是看在木华黎的威名上么?更何况,朱元璋擒获他的时候,他还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万户,有兵不过数千。而现在他可是辽阳行省的左丞相,最盛时拥兵十万。意义截然不同。

捉了高丽王,威凌纳哈出。

邓舍杀伐决断,扬眉吐气。不过,他与洪继勋皆心中知晓,他提出的那几样条款,纳哈出眼下定然是不会接受的。要想他无条件地全盘接受,关键还在上都的战局,看到底海东与孛罗帖木儿谁胜谁负。

邓舍转回话题,说出了做下的决定,道:“上都乏粮,难以长久支持。纳哈出求和,至少暂时我后顾无忧。既然孛罗帖木儿按兵不动,我军就主动出击。”

左车儿本来兴冲冲的,闻言愕然。

对孛罗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进攻、抑或防守?包括最初的该不该救援上都,诸将一直存在争议。尽管有洪继勋“先夺取高州,然后待势而定”的奇策,算是基本定下了“以守为攻”的策略,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诸将的争议不但没有停歇,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战局的变化一个是上都的乏粮,一个是孛罗近期对部队做出的一些调动。原先的主战派,在两军对峙的这些日子里,三两天头的求见邓舍,坚决请战。

而当初反对救援上都的,此时虽然不至于再提议放弃上都、返回平壤,但是却无一例外的全部转入了坚持以守为攻,反对主动进攻的阵营。左车儿没有参加在平壤召开的战前军议,他却也是支持这种意见的。

在适才知晓阳翟王作乱之后,邓舍提出了对孛罗到底应该“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其实就是对这两种意见的一个总结。而就在这两种意见多日来,相持不下的时候,洪继勋送来的两份军报,却有意无意的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战局的发展,明显地加重了主攻一方的筹码。

邓舍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选择主动出击的决定。

“主动出击?

“大将军,虽然因纳哈出的求和,我军的后方得到了稳定。但是连日来,探马回报,孛罗帖木儿先以一部偏师移屯至兴和东边的宜兴州,呼应大宁;后接连用兵控制滦河沿线的渡口。我军若现在出击,则前有滦河之阻,后有宜兴州威胁侧翼,倘有不测,后果堪忧!”

宜兴州在大宁与兴和之间,相距两地各有一二百里。滦河则在高州与上都、察罕脑儿与兴和之间,时当四月,雨水渐渐充足,河水也随之而涨,不易通过。

“孛罗帖木儿虽有地利,但是正如你此前的分析,他至多有兵卒五万人,如果他凝聚成团,我军不易为之。可他现在偏偏主动分兵,我军为何不能捉住这个机会,避实就虚,以我之强,击敌之弱?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他突然攻打上都,并非是为了上都本身,而是因为阳翟王的作乱。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军只要在局部取得一场大胜,剿灭孛罗一部,给其以沉重的打击,他定然就会收起攻打上都的念头,则彼退军之日,近在眼前。何乐不为?

“且上都乏粮,也委实耽搁不起了。”

堂中诸将本来势均力敌的两种意见,经过邓舍的发言,多数开始支持主动出击。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驳斥左车儿,附和邓舍,表示赞同。

左车儿力争不止,无奈势单力薄。

邓舍笑道:“左元帅何其固执。”

左车儿在他身边当亲兵长的时候,从来附耳听命,少有发表过个人见解。外放出去了一段时间,实践经验丰富了,也敢反驳邓舍了。话虽如此,邓舍却没生气,这是好事儿,说明左车儿学会了独立思考。

他没把左车儿的反对当回事儿,转问洪继勋,道:“先生以为如何?”

“臣以为,我军当先发制人。”

--

1,得成吉思汗亲口赞誉。

“岁丙寅,太祖即皇帝位,首命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从容谓曰:‘国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汝等切宜体此,勿替初心。’”

木华黎“承制得专封拜”,对攻金的一切事宜,不需奏请,可以**。当时的金朝人,把他称为“权皇帝”,就是代理皇帝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