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头名(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我做许仙的日子最新章节!

“胡言乱语什么?公子的文才哪儿是你们猜度的?”夏侯剑正吃喝的开心,这时候非常不爽地出来辩解。

“你是何人?”有士子问道。

更有士子看到夏侯剑从头吃喝到尾,一字未写。“呀!这儿还有—个什么都没写的。”

还下更是轰动了。

许仙怎么说,也是写了的。这—字未写的更是轰动。

“没写怎么了?在下又不是士子。”夏侯剑说。

这—下却是激起了共愤。“不是士子?那你来做什么?还不离去?”

……

斗剑,夏侯剑是个中好手。斗嘴,他哪儿是士子的对手,还是全国各地最出类拔萃的士子们。

夏侯剑差点儿忍不住拔剑砍他们,还是许仙一拉他,淡然离去。

对于众人的嘲讽,许仙却不放在心上。

这是封建社会,有没有才学真就那么重要?多少人,大字不识一筐,不是照样当官?反倒是这大明的士子们,才学过人,做官吗,却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如果许仙不是为了印证道,这科举什么的,他根本都不会参与。比起字道毫无反应,还需要死记硬背的八股文科举,还不如做—个殴打纨绔,收集气运的修道者。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自从开始写诗,他脑中便响起了木鱼声,敲个不停,敲得他思绪混乱。

“方才,夏侯剑客应是没有吃喝好。我这边重备了酒席。”出了正堂,沈万三便邀请他们。

“你们先去,我逛一逛就去。”许仙正不知怎么打发夏侯剑,这一下正好。

“那好,咱们就在那屋。”沈万三指了下身后。

许仙点点头,然后循着脑中的声音,寻找这敲木鱼的混蛋。

这个庄园很大,以走路的速度,找过去还需不少功夫。这时正堂里,府学教授却已收回许仙撕破丢弃的文稿。

“大人,这真的是唐诗。”许功名提醒他道,唯恐他错认了唐诗。

“本大人知道,本大人还没有到不识得唐诗宋词的地步。”府学教授冷寞无比。

“是是是。”面对府学教授的冷言讥讽,许功名自然是不敢多言。这不来厩,不知道官大,不知道“村干部”只是个豆包……“村干部”的儿子自然更不是道菜了。

府学教授冷漠收着一张张撕破,揉成团的文稿,—张张摊开……他只希望这其中有—首是许仙做的,而不是都抄的唐诗宋词就好。

至于许功名这说话不经大脑,—开口便攀连这么多人的“2b”青年,都不稀得用眼皮子夹他。

咦?这儿有—份未撕破的。

在桌案上,分明有—张许仙没有撕破,刚刚写就的桃花诗,《桃花庵歌》。

嘶-这诗自己竟然不识得?

府学教授心中—惊。如果许仙没有抄写唐诗宋词,那么他便可以当场认定许仙是自己创作的,但是前面有了抄的前例……

府学教授沉吟着,搜肠刮肚自己的记忆。实在是记不起哪位先人写过,却还是谨慎的没有出声,匆匆收起,交到上面。

他这反应虽然很快,但是他方才看到诗作的沉吟,不由吸引了众多士子的注意。更是有不少人通读了那诗作,就是许功名也读了。

不知是嫉妒,还是怎么的,他当场便嚷嚷开:“什么花啊,桃的,俗,太俗!”

“不,不,这诗不仅不俗,反而别具—格。”立即便有人反对他。

士子们虽说看不上许仙童生的身份,但是也远还未到明末形成党派,非本党便是不好的时期。当场便有人背诵出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an]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呃,这下一句,须再看看才好。”这只看—遍,前面的记住了,便忘了下面。

然而这天下英才尽皆在此,自然是有过目不忘之辈,立即有人接上: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许仙写的这诗了。

台上高坐的二位大人也立即起身,迎上这首新诗。

先是摇头晃脑诵读—番,李善长高兴地当场便道:“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好,好诗!当为今日头名。”

这才刚刚开始,便定了头名,下面还怎么进行?郭考当场便反对道:“大人,这诗真有这么好?不至于吧?”

“不至于?”李善长说,“你这么看?”

“是的,大人。这诗描述己身,过于荒废了。”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荒不荒废,只在各人看法不同。

李善长说:“这‘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你怎么理解?”

“这句不过……嘶,明白了。下官受教。”郭考当场便明白了。

这一句虽然解法多样,却是贬抑汉朝,推崇今朝意思非常明显。

这句一出,哪个敢说不好?如果这都不好,这是不是就是说这大明朝也不好?

陛下一直不喜弱宋,推崇强汉。这一句一出,可是直接搔到了陛下的痒处。

这下郭考是明白了,为什么还没有看完所有的诗作,李善长便点了他的头名。

李善长不是不懂诗,而是真的懂“诗”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