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叩关南下(1 / 1)

明贼 五味酒 1591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明贼最新章节!

朱慈烺的声音不大,却咬字清晰,神情从容,就像一早就思虑好了一般。范复粹惊愕的抬起头来,看着暖炕有些拘谨的太子,一时间张口结舌,满脸惊讶。

几位重臣们神色都是微微变化,表情中也都充满了难以置信,只有李信面色如常,仿佛这件事与她毫无关系一般。朱慈烺又看向周皇后,报之以征询的目光。

周皇后则对儿子回以鼓励,螓首微颔。

“江南先有淮王勾结黄梅贼作反,又有郑氏父子谋逆,而今乱像虽定,然则官民心思浮动,亦非寻常时可比,镇虏侯虽人在北京,但只要镇守之名尚在,便可震慑住宵小不臣之心。”

朱慈烺字字句句都在帮着李信说话,范复粹憋得满脸通红,几次欲打断太子,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周延儒偷眼瞧见范复粹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心中偷笑。这老狗整日里给他找不痛快,让他难堪,想不到也有今日这般窘况。

但话又说回来,让人在北京的李信继续兼着镇守南京之差事,似乎有些想当然了,周延儒暗暗摇头,太子还是年幼啊,不晓得世事的艰险复杂。

一众人等各怀心思,太子朱慈烺说完之后,暖阁内竟然冷了场。李信知道,是时候站出来表态了,慢腾腾站起身,躬身道:“臣身在京师,无暇分身顾及南京一应事务,特请辞南京镇守之差事,还请殿下另择能吏接任。”

周皇后摇摇头,坚决不让李信此任,太子也从旁帮腔附和着母亲,一众阁臣们只静静的看着这番做作的表演。

李信索性跪在地上,态度明确的表示,如果不容许辞任南京镇守,便连大学士也一并请辞。

周皇后赶紧令太子将李信扶起来,然后又勉为其难的表示:

“既然镇虏侯态度坚决,南京镇守的差事另择人选就是。”随后又将目光投向李信,“镇虏侯以为由谁来出镇南京更为合适呢?”

李信再次行礼表明态度:“南京镇守向来圣裁独断,臣不敢置喙!”

谁知周皇后竟噫的轻笑了一声,“镇虏侯战场上纵横捭阖,何以到了这大内深宫里,却如此拘谨了?但所无妨!”

“魏国公!”

三个字一字一顿的从李信口中吐出,暖阁内顿时满座皆惊。

谁都知道魏国公徐弘基早与李信向来势不两立,就在月前大运河刚刚恢复南北同行后,这位开国元勋之后,还上书狠狠参了李信一本,将他种种不臣之心一一历数。

魏国公上书参劾李信有谋逆之心,这件事内阁诸位辅臣都知道,只不过不知何故天子朱由检将之压了下来。现在李信提出的接任人选竟是此人,周延儒眯起了眼睛,细细的揣度着面前马贼的心思。

“魏国公乃元勋之后,又历事三朝,人望资历都是上上之选。”

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刘宇亮也在揣度着李信的目的,他才不相信李信会毫无理由根据的抬出这个自己的死对头。

魏国公徐弘基本就是奉朱由检之命出镇南京,只是因为江南局势糜烂过甚,才有了李信出头的机会,否则以李信这外来之人,有怎么可能在三五年间尽数接掌了镇守之权?

现在抬出徐弘基,皇家放心,百官们没有话说,李信也可借此驳斥撇清,不臣之心的谣言,正所谓一举三得。

但是,即便如此,刘宇亮还是有诸多疑惑未及想的通透。

周皇后又看了一眼范复粹。

“范阁老以为,镇虏侯之见如何?”

范复粹躬身道:“老臣无异议!”

虽然他仍旧坚持田复珍是镇守南京的最佳人选,但魏国公徐弘基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便不再继续争辩。

由此,南京镇守的差事执掌定下,议题便解决了一半,又提及中原剿贼事宜,重臣们看法一致,均持乐观态度,认为李刘之辈年内定能剿除。

重臣们退出暖阁,周皇后紧绷的身子立时就松懈了下来,整个人无力的倚靠在软垫之上。

太子朱慈烺关切道:“母后保重身体!不如回宫歇息一阵,这里有儿臣!”

周皇后有气无力,“你父皇重病不起,现在就剩咱们孤儿寡母撑持局面,哪怕你目下再年长三四岁,如你父皇一般年纪,母后也不至于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太子朱慈烺扑闪着略显天真的眼睛,“父皇不是曾说过,内事有周范,兵事有李杨,母后何须担忧!”

周皇后一连疼爱的看着儿子,目光中充满了忧心忡忡。

“傻孩子,那是你父皇,这些人你父皇能驾驭得住,咱们孤儿寡母却未必啊!”说罢,周皇后又似自言自语的呢喃着:“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吧!”

……

天子朱由检重病不起,太子以储君之名监国,李信、蒋德璟、魏藻徳入阁为相,朝廷新格局初见规模。

李信与新乐公主的婚事再度被周皇后提上日程,称这桩婚事乃皇帝病前便定下的,因此不容更改。而婚期定在三月,掐指算来已经不足半月光景。

就在京师百官以为朝廷乱像将就此安定之时,一桩震惊朝野的军报自北方直送北京城。

满清东虏开春之际,大举南下,分别从墙子岭、黄崖口、青山口三路叩关而入。

周皇后在暖阁召见重臣商讨应对之法时,竟哭泣不止。须知君辱臣死,以周皇后目前的地位,说是半君也不为过,几位重臣长于权术而疏于政务,是以一个个脸面难堪,却每一人能拿出个准主意。

阁臣中,原本李信最有资格参与军机,但他此时恰巧回乡祭祖,人不在京师。

周延儒终于逮到了机会,趁机建言道:“臣举荐杨嗣昌领兵,北上抗击鞑虏!”

杨嗣昌的兵,分两部,一部集结在北直隶南部的巨鹿等地,防止流寇窜入北直隶腹地,另一部则驻扎在河洛一带,所以,调杨嗣昌的精兵,最快三两日便可抵达北京。

而且,杨嗣昌在付出之后,大败流寇,收复了河南大部府县,打的李自成、刘国能再次逃进关中,遁入秦岭大山里。

周皇后想起朱由检曾有兵事靠李杨之语,便一口答应了周延儒的建言。

当日晚间,一纸诏书飞驰南下,调杨嗣昌入京。

山海关关宁军入关勤王,于怀柔平谷展开大战,一日夜后,关宁军不敌战败,节节溃退,北京城中甚至已经能听到建奴东虏的隆隆炮声。

满朝上下纷纷翘首以盼,等待着杨嗣昌的北上勤王之军。然而,等来的却是杨嗣昌告病,难以起行北上的请罪折。

范复粹在内阁大堂里当即就拍了桌子,气的破口大骂:“马贼尚且知道顾全大局,杨嗣昌这是要造反吗?”

“范阁老,范阁老,噤声!”

此时正值深夜,大堂内除了值夜的范复粹,便是几个堂官。

范复粹焦躁不安,反复思忖了一阵,竟罕有的为难起来,他不知如何将这封狼子野心的请罪折送抵周皇后手中。最后,他还是决定找周延儒、刘宇亮共同商议。

这等事,周延儒又能有什么好主意,在听说了杨嗣昌称病的消息后,好半晌不知该如何应答。他的借刀杀人之计失败了,然而这背后却暴露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杨嗣昌凭什么敢称病,拒绝调兵北上的圣旨,况且这还是京师面临建奴鞑子南侵的危亡局面。

“哼!杨嗣昌想要挟朝廷吗?老夫断不会让他如此轻易得逞!”

范复粹恨声的,不断重复着,然而也拿不出办法来。

只有刘宇亮沉吟着,好半晌才缓缓开口,“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召回李信,调三卫军北上伐虏!”

这个办法范复粹不是没想过,但很快又被他否定了。

李信现在身负平定江南之乱的大功,如果再让他大败满清东虏,功高震主,何以再赏?难道异姓封王吗?

周延儒更不愿意见到李信的三卫军北上,如果让李信的三卫军去了山海关,李信对朝局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如此一来,他这个首辅岂非更成了聋子的耳朵?

“三卫军远在江南,无论水路,陆路没有旬日半月功夫,恐怕难以抵达京师,远水不解近渴啊!”

周范二人连连反对,刘宇亮也不再坚持。然而,天还未亮,北面再传败绩,关宁军南下两万人全军覆没,眼看着东虏八旗军的兵锋即将直捣北京城。

都说急病乱投医,周范二人每日面对周皇后均汗颜不已,却又拿不出切实的主意。

李侍问提出,将河南南部的田复珍十万山西新军北调。这个提议很快也被否定,因为从河南湖广交界到北直隶京师,道路不便,恐怕一月功夫才能赶到,届时建奴已经荼毒千里了。

李侍问又建议周皇后下旨免去杨嗣昌五省总督的差事,另择人选取而代之,然后再调兵北上。又被范复粹直指为昏聩之言,战乱临头,又做此等动作,是盼着大明朝野还不够乱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