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滉漾明光连邸第 接到西域传来的消息,裴行俭想得最多。(1 / 1)

兴唐 午后方晴 2001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兴唐最新章节!

接到西域传来的消息,裴行俭想得最多。

毕竟在西域做过好几年大都护,论对西域的熟悉,刘仁轨也远远不及。武则天那句话,裴行俭没有听到,否则一定说,很得真味。别当真。比如弓月部,当年是罪盔祸首,现在却成了忠实的部下与盟友。其实辽东亦是如此,当年征高丽时,新罗是盟友,可是征服高丽与百济之后,新罗这个蛋大的小国家,居然狼子野心,想一气从大唐嘴里,将百济与高丽大部分地区,抢下来。

这一群胡人就没有一个可信的,如太子昔年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了共同的利益,或者国家强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们会臣服于你。当分岐大于利益,或者国家衰落,皆想做一只豺狼,上来瓜分一口。

觉得这件事很有教导意义,不仅是战争,还有政治的许多层面,于是就问李威。离登基的时间越来越近,不能以后做了皇帝,自己还来教他这些道理。最后教一教吧。

但没有想到,李威粗暴地说了一句:“根源是吐蕃。”

“……是,”裴行俭哑口无言。

渐渐八月到来,投奔诺曷钵的百姓一天比一天多,逼的。唐朝大军分成几部,成了最凶狠的强盗。能抢的几乎抢了一空,本来生活更困窘了,只好投奔诺曷钵,寻找一个活路。

弘化公主找到了李威,说道:“殿下,唐军在青海是不是做得太过分?”

“公主啊,不这样,你以为会有这么多百姓投奔大汗?”

弘化公主无言以对。

收获很大的,这成了唐朝立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冼掠。生活用品,分成了几个部分,一部分送到中原,还有一小部分又返还给了诺曷钵,塞他的嘴巴。这也是必须的,唐朝周边的胡人蕃人太多,纯粹的打压也不行,必要的时候,也要拉拢一部分。

一部分送给了党项人,但大部分留了下来,过来的百姓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可有很多不适用。比如天气比原来的地方更冷,许多皮毛就要留给他们。自己的军队也要用上一部分。然后是牲畜,这一次掳获的牲畜很多,赤岭黄河以西暂时不想要,不可能留下来放养,牧场有限,况且一部分是要作屯田的。因此大部送回中原。

最后就是财富。

处理很公平,请了专业的商人前来估财,将金银珠宝一分为二,裴行俭在军中任意抽出一队一百战士过来,从这一百士兵中再抽出两人,一人代表朝廷的,一人代表青海诸将士的。再抽,抽中代表青海将士的,将那一堆财富留下来分配。

用李威的话来说,叫明箱操作,让大家信服。

然后按功分配,包括党项人、以及牺牲的烈士,将这一半财富分配下去。烈士不在了,命人送给其家属。当然,为了怕招惑非议,一切是背地进行,大家知道就可。一部分百姓送到了灵州,还有一部分百姓,在河湟协助割麦子。诺曷钵没有办法,不仅要人,不是少人,近十万百姓,这么多百姓要张嘴吃饭。其实还不止,积石山一带还有五六万百姓,李威打着的借口是从柏海乌海掳来的,皆是一群死不反悔的叛民。实际上不是,还有一些是从大非川截流过去的,很早的一批没有截留,而是在月末截留的。不过这些部族大多数心存侥幸,不是良善之辈。暗中截流,到积石山筑城去了。

诺曷钵知道一些,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可也无法子,就是现在,百姓已经是很多,不仅是粮食,衣服,过冬的帐蓬、房屋,还要地皮,灵州肯定容纳不下去。只好象唐朝皇帝恳请,再从其他州府划出一些地皮,安顿这些百姓。不敢再要了,当然,几十万吐谷浑的臣民一起臣服于他,最好不过,可他的能力有限。

七月战事不多,有的部族也反抗过,可是群龙无首,很快被镇压下去。七月末,各关道封密,连蕃市也关闭了,青海几乎成为一片废土,也没有什么好交易的。数座高大的城堡自大斗道起,一直林立到了松州城。

李威就接到了狄仁杰的信,看后,一脸怒容,对老二是彻底死心了。

家丑不可外扬,将裴行俭喊来,只让他一人知道,将信递给了裴行俭,说道:“没有想到,论钦陵来了这一手,果然阴险哪。”

不算阴险,你不同样联合了吐蕃的没禄氏,大家彼此彼此,战争本来就是这样的,无所不用其极。但裴行俭没有说。

“看来李遮匐这次叛乱,恐怕也有论钦陵的影子。”

“正是,很早之前,吐蕃已悄悄进入西域,只是那时候所有人都不知。不过并不要紧,殿下,李遮匐终是迟了。本来他以为我们大军在青海与吐蕃人相持,进军安西四镇,是最佳时间。可没有想到我们这么快就结束了青海之争,此时他心中一定在惶恐不安。朝廷只要派出一员大将,前往安西安抚,乱即平。而且安西还有一员勇将,崔知辨,此人曾经是臣的裨将,勇猛不亚于李谨行等将领。只是一直活动在安西,朝廷不是很了解。”

“孤是不大知。”

“这个无妨,实际上朝廷从辽东到安西,这几万里的边疆,勇将如云,不是崔知辨一个,以后殿下留心,肯定能发掘出来。安西无害,若是殿下回京,允许臣前去安西一趟,李遮匐手到擒来。”原来就打过交道,裴行俭并没有将这个所谓的西突厥大汗放在眼中。顿了一顿,说道:“臣就怕漠北。”

“你是说论钦陵手能伸到漠北,他有这么大气魄?”

“此人气魄不小。而且我朝大军主力,放在了西域,漠北一些部族的酋首们,恐怕本来就想蠢蠢欲动。那恐怕要打上一场恶战了。不过也不要紧,只要殿下安然回京,漠北之事,臣同样可以轻松解决。主要还是青海。”

这句话与李威所说主要还是吐蕃,同是一理。没有吐蕃的牵制,什么漠北,西域与新罗,皆是浮云。但他第二次说只要殿下回京,与去年形势不同,去年皇上在扶持皇后党,又扶持雍王党。雍王李贤完了,这几个人质扣在皇后手中,什么时候让他结束,什么时候李贤就得乖乖的贬放到那个旮旯里。不能再让皇后发展下去。

李威又想到了自己与母亲那个约定,但心中还是不大放心的,犹豫了一会儿问道:“那么青海交给谁来管理?”

“黑齿常之。”

“裴卿,与孤意甚合。”

薛仁贵就到了青海,心情郁闷之极。上一次在青海输得很光棍,所以听到朝廷任命,急匆匆地赶到松州赴任,想立下一些战功正名。可还没有到,就听到青海的战事结束,军队将青海冼掠一空,都开始撤军回来了。

于是急切地来到鄯州,寻找李威,看有没有下一步的计划。

“薛将军,你跟孤来。”并没有真正结束,写了一些,上奏了朝廷,但出了段夫庆这个妖蛾子,李威不敢再将具体的计划,向朝廷禀报了。反正青海大局已定,武器与粮食足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将薛仁贵带到了郊外,正在割麦子。

非是论赞婆所想的那样,种的麦子与豆类很多,需要几万大军一起停下来收割。这个想法很错误的,到了七月末,迁移来了五万多百姓,八月还有一万多百姓在路上。只能如此,现在对青海,百姓还十分畏惧,又不愿意抛离乡土。只有那些穷困的士兵家人,才愿意前来。怎么办,在家中,也没有地,要么只能租人家的地,讨一些生活。有的士兵本来就是富户聘请来的部曲弟子。立了战功,用吐谷浑人换其家人换来的,那个愿意做部曲?只有这两部分士兵家属愿意来,其他的皆不肯来青海。

对这个结果,李威略略有些失望。只能将青海修成铜墙铁壁,让大家看,看到青海一年过后,百姓的富足。有山有水,有河谷,可以种庄稼,还能放牧一些牲畜,主要是地多,只要肯下身体,不愁没有好收成。才会有更多百姓愿意迁移,否则青海还是一片蕃羌之音。

这些百姓在收割,还有截留下来的吐谷浑人协助,党项人也前来协助。虽然动作笨拙,可只是粗笨的农活,于是麦子一批批割倒,晒干,打了下来。一路上薛仁贵已经看到不少这样的场景。

但他询问了一件事,指着一个个山岭上的村庄问道:“殿下,为何如此安排?”

是指房屋的,皆是建造于有山溪的山岭上,或者山腰上,外面用石头砌成石墙,就象羌人的那些山寨一般。不过全是新房屋,在八月明媚的阳光照射下,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十分壮观美丽。

不时地有百姓挂着喜悦的笑容,从山寨里进进出出。来了,在路上很担忧的,可没有想到青海这一次服侍得如此周到,就差一点免费拎包入住。

李威低声说道:“薛将军,论钦陵如何?”

“是枭雄。”

“是一个枭雄,一旦汉人迁移越来越多,赤岭以东,要不了多长时间,会真正成为我唐朝的领土,有了百姓,就有了足够的兵源与供给。都不需要从朝廷后方征调将士与粮草,就能足以对赤岭以西,发动一次次的进攻。你说论钦陵会不会甘心?若放在平原地带,除了各条大道有关卡扼守,一些小道能不能放一些骑兵进来?一旦进来,只对这些百姓发起攻击,数次下来,百姓敢不敢再居住在青海?”

“是。”

“还有这里多是胡人与羌人,特别是党项人占了大部,今天是朋友,可是他们又没有汉人勤劳。几年过后,看到汉人越来越富裕,再加上有心人挑拨,若是背叛,那又如何?这也是筑城,首先增加他们打移民想法的难度,断一断他们心中的妄想。并不是示敌以弱,况且强弱是打出来的,并不是建一建房屋,就能算数的。”又低声说道:“这些房屋,这些百姓,才是将来青海的真正希望,而不是时叛时降的羁糜之地。”

但这样的言论,公开场合不能说的。

“殿下深谋远虑。”

“也不是,多有裴侍郎的功劳。来,薛将军,孤给你看一样事物。打还是要打的,不过难度增加,孤还想对蜀西羌人发动数次攻击,来报复他们的入侵。还有白兰羌,孤派了党项人前去游说,大部不听,也要打的。以及青海许多不知悔改的叛民,也利用各个高大的山体,宁死不降。若强行攻打,损失会很重,此次青海之战,已经创我朝立国以来战争将士死亡人数的新高。孤不想再牺牲更多士兵。”

薛仁贵有些羞愧,虽然这一次死亡的将士数量是众,可是收获也很丰,是胜利,不是失败,而不象上次自己。

“上一次曹怀舜为什么不敢攻克承岭,差一点误了大事,也是山高寨险,难以攻打的原因。因此,孤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着,拍了拍手,一干侍卫立即找了一个山岭,在上面松散地堆起了一些石墙,又插了一些稻草人。

“殿下,这是……”

“是孤的想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