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定武军(1 / 1)

焚清 八月猴子 1608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焚清最新章节!

只是,双方都没有公开翻脸,毕竟,张之洞还是同情维新变法的。

战争结束后,刘坤一回到江宁,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回到了武汉,汪康年主动退让,这桩公案也就不了了之。

刘坤一对于《时务报》的态度,很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既不像张之洞那样对《时务报》又打又拉,也不像那些王公大臣那样,对《时务报》深恶痛绝,而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好像他管辖的地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份报刊。

同时,刘坤一对维新变法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事实上,在晚清的大变局中,很多官员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在纷繁复杂的政局和世态面前,大部分的官员都难以旗帜鲜明地站稳自己的立场,不管是保守还是激进。

“这么说,颜琼林已经包围了湖头村?”刘坤一面无表情地说道。

刘坤一是今天一大早赶到上海的,昨天,刘坤一得到颜琼林的报告后,得知革命党人的首领孙文已经潜入上海,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他一面火速向朝廷报告,另一方面,派出两江总督辖区的各路人马,迅速向上海集结,自己则是连夜从江宁赶到了上海。

“禀总督大人,匪首孙文与徐锡麟等人在淀山湖湖头村纠集起三百多人,准备发动暴乱,此外,青帮曾国彰在崇明岛也是蠢蠢欲动,与孙文东西呼应。现已查实,孙文就是乘坐曾国彰的走私船来到上海的。卑职已命海防营封锁了崇明岛的海路,现在,盘踞在淀山湖的匪类已经被我官军围困在湖头村,陷入绝境。”黄遵宪躬身说道。

“你确信孙文已经就在湖头村吗?”刘坤一问道:“我怎么听说,他在绍兴?”

黄遵宪说道:“刘大人,绍兴知县已经捣毁了革命党人在绍兴的联络点,据捕获的革命党人招供,孙文已经离开了绍兴,潜回上海。卑职判断,孙文必然与上海革命党人汇合,发动叛乱。而湖头村是革命党人在上海的唯一据点。孙文必然在那里落脚。颜琼林所部已经将湖头村包围得水泄不通,只要刘大人的援兵一到,必然将革命党一网打尽。”

刘坤一点点头:“黄大人辛苦了,安州总兵叶焘已经率新编定武军两千乘坐小火轮,淀山湖东面前往湖头村增援颜琼林。”

“叶焘?”

“就是叶志超的儿子。”刘坤一说道:“叶焘经历过前不久的对日战争,和日本人打过仗,是我大清国的有功之臣。”

黄遵宪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我好像听说,这个叶焘没打过日本人,倒是打过章军。”

刘坤一面色沉郁:“黄大人,在前不久的对日战争中,没向日本人开过枪而加官进爵的,何止叶焘一人!黄大人不必奇怪。太后对这个叶焘格外看重,从朝鲜回国后,命他在天津整编定武军,这次,朝廷得知革命党匪首孙文阴谋叛乱,朝廷特命叶焘率所部定武军前来协助黄大人,黄大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干系!”

“卑职明白!”黄遵宪心中冷笑,说白了,太后不相信别人,只相信叶家父子。而且,刘坤一口口声声“太后”,很明显,叶焘是太后老佛爷派来的,与皇帝无干!

这个叶焘,大有来头!

他的使命,绝不仅仅是为了抓一个孙文!

孙文虽然是革命党匪首,但是,革命党人根本不成气候,他们都是一群书生,手里无兵无枪,他们在湖头村纠集起三百人,至少有一半人手里只有大刀长矛,而且,成分繁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对付这样的乌合之众,地方武装绰绰有余,哪里需要朝廷派什么援军,而且,还是新编定武军!

新编定武军,是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组建的一支新军,这支军队不同于章军,也不同于袁世凯在小站的新军。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军在战争中表现,不仅让日本人看不起,就连国内民众,对这样的军队也是嗤之以鼻。朝廷也意识到,清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朝廷授意各方督抚,在自己的辖区内,试探筹建新军,淘汰旧军。一时间,新军如雨后春笋。

不过,大部分的所谓新军,都是新瓶装旧酒,除了服装上改得五花八门,实质的内容没有什么大的改观。而朝廷对各地新军的态度也不相同。大部分的地方新军,都是各地自筹资金,朝廷不闻不问,甚至还处处掣肘,新军的发展很是缓慢。

朝廷重视的,只有两支新军。

一是袁世凯的部队,这支部队和日本人真刀真枪干过,已经形成了战斗力,成了气候,朝廷从这支部队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袁世凯八面玲珑,与满清王公们关系密切,能和太后说的上话。袁世凯本人也是能力超强,这支部队像模像样,很让满清当局满意。

另一支部队,就是叶志超所部。这支部队回国后,驻扎在徐州,按照朝廷的意思,也开始进行新军整编。整编后的军队,被朝廷命名为定武军。因为有端郡王的支持,定武军要钱有钱,要枪有枪,且不论训练水平如何,其装备已经达到了大清国最先进的水平,部队清一色的汉阳兵工厂的88式连发步枪,配备野炮、山炮,甚至还有两挺重机枪。官兵们拿的银饷,也比其他部队高出一截来。

至少在朝廷眼里,定武军是大清国的精锐。

把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派到上海来,仅仅只是为了对付几个革命党?

在朝廷心目中,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的眼里,最大的威胁,不是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而是以上海为据点的维新派。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是刚刚起步,但是,在全国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维新派的活动,有两个中心地带,一个在北京,维新派不断向皇帝建言,希望赢得光绪皇帝的支持,发起自上而下的变法。而另一个中心,就是上海!

上海是维新派的后院,在这里,维新派利用《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大肆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各地维新活跃份子也汇聚到上海,开展集会,聚集力量。维新派在北京的活动,得到了上海方面的强力呼应,甚至,很多政府官员也来到上海,与维新派人士相互唱和,上海俨然成了维新派的一面大旗。

在太后眼里,维新派的后院,就是皇帝的后院!维新派试图颠覆太后听政的局面,促成皇帝乾坤独断,而皇帝也已经流露出对维新派的兴趣,这就是说,皇帝要利用维新派,再次向太后的权威发起挑战!

而上海道台黄遵宪本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维新人士,甚至是维新派的核心人物!

朝廷以清剿革命党为借口,把定武军部队派到上海来,黄遵宪心头不由得一阵冷笑。

太后老佛爷这是对上海道不放心了!

事实上,颜琼林早已在昨天晚上就包围了湖头村,那个时候,湖头村里的革命军毫无觉察。颜琼林在当时动手,是最佳时机。

但是,来自两江总督和朝廷的命令,却是要他等到定武军赶到之后,再一起行动。上面的意思是,要确保一战剿灭革命军,擒拿孙文。

黄遵宪知道,这是朝廷不希望上海道成此大功!

而且,朝廷甚至在怀疑,上海道的部队,会与革命党人暗通声讯,放跑了要犯。

叶焘的部队不是来增援的,而是来监视的!或者,更进一步,是来弹压维新派的!

刘坤一依旧面无表情,作为两江总督,上海是他的辖区,而在他的辖区内,有两股势力在暗中行动,对于革命党人,刘坤一的态度是鲜明的,但是,对于维新派,刘坤一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

道理很简单,是否支持维新派,是在太后和皇帝之间选边!

刘坤一的态度,让黄遵宪很是琢磨不透,这次定武军进驻上海,表面上看,这是太后老佛爷对上海道不放心,其实,何尝不是对两江总督刘坤一不放心!然而,刘坤一的态度,依旧是模棱两可。

刘坤一端起几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黄大人,我听说,你已经抓了两个革命党人?”

黄遵宪摇头苦笑:“刘大人,这两个人没有辫子,貌似革命党人,不过,审来审去,这两人好像连革命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熊满堂也说,革命党人里面,并没有人被捕,看来,这只是两个毛贼。”

“毛贼?”刘坤一笑了笑,缓缓说道:“黄大人,现在时局混乱,还是不要掉以轻心。不管怎么说,唐才常总不是个毛贼吧!”

刘坤一突然说起唐才常,把黄遵宪吓了一大跳。

昨天晚上,黄遵宪的到熊满唐的密报,孙文正在绍兴,与当地会帮谈判,并将谈判地址告诉了黄遵宪。黄遵宪立即密令绍兴知县,包围了位于绍兴府山下的革命党人联络据点,结果,没抓到孙文,反倒抓到了唐才常。

这让黄遵宪大为尴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