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重生关云长最新章节!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六月,发生地震,董卓为此询问蔡邕。 蔡邕对他说:“地动,是阴盛侵阳,臣下不遵守国家制度引起的。前春天郊祀,公奉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箱,远近都认为不合适。”董卓于是改乘皂盖车。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非常客气,一遇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但董卓性格刚愎自用,蔡邕恨自己的话很少为董卓采纳,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格刚烈而容易作恶,终究不能成事。我想东奔兖州,但是道路太远,不易达到,打算暂时逃到山东地区看看,怎么样?”蔡谷说:“您的容貌与普通人不同,在路上走,看的人云集,这样,想躲起来,难啊!”蔡邕才打消了这个主意。
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其中代表作品为《述行赋》。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他小赋的题材多样,他甚至用以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青衣赋》就是相当感人的作品。在这篇言情小赋中,他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以真挚的感情,表现了人情与封建礼法的矛盾撞击。蔡邕的散文长于碑记,工整黄雅,多用排偶,旧时颇受推重。
蔡邕生平喜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将所藏之书载数车悉数赠给王粲。家存藏书还有四千多部,蔡邕工篆书、隶书,尤以隶书著称,其字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蔡邕有感于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于是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任,奏请正定《六经》的文字。灵帝予以批准,蔡邕于是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后来的儒者学生,都以此为标准经文。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一天之内,车子就有一千多辆,街道也因此堵塞。
蔡邕在吴地(今江浙一带)时,曾听到一块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因此把它拣出来做成琴,音色非常美妙,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所以当时人们叫它焦尾琴。起初,蔡邕住在陈留,他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他来赴宴,他去的时候邻居已经喝得兴起了。坐上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蔡邕到了邻居门口悄悄一听,说:“啊!用音乐招我来却藏有杀心,怎么回事?”于是回去了。请他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先生刚来,到门口又走了。”蔡邕向来被乡里人尊崇,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蔡邕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扫兴。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我心里有些担心,唯恐螳螂丧失了机会,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杀心流露到音乐中来吗?”蔡邕莞然而笑说:“这足以表明了。”
关羽当即带着礼物专门拜访蔡邕,蔡邕得知关羽亲自登门造访而且还带来了礼物受宠若惊一般,这么大的人物前来造访,蔡邕倍感意外,他连忙将关羽让进屋里,二人分宾主落座,关羽奉上礼品,蔡邕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蔡邕谓关羽道:“你看看大过年的,本来应该是我带着礼物去造访丞相的,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丞相的礼物老夫万万不敢接受!”
“诶?蔡大人俗话说的好‘官不打送礼的’这大过年的哪有空着手串门的,这礼物你必须收下!”关羽坚持道。
蔡邕执拗不过只好将礼物收下..........................
来到了蔡邕府上,关羽着实的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整个府上的墙壁上尽是一些书法和名画,而且案几上也多是一些别致的带有各种字体和画的东西,十分的考究,这个屋子都富有一种浓厚的底蕴,此时的蔡邕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的成就颇丰,关羽在蔡邕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他的成就,包括一些诗词、书法还有一些收藏的书籍,全部都是古文,但可以看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作品要是拿回到现代那还了得,那就是无价之宝啊!如果要是能穿越回去,带着这些无价之宝,关羽就发大了。
关羽仔细欣赏着蔡邕的这些作品,不住的点头示意,指出作品的艺术造诣之深,蔡邕则对作品做一番详细的介绍,包括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及发生在创作期间的故事,关羽边听边欣赏,对蔡邕的创作予以充分肯定,他不时的驻足观看,仔细推敲作品的内涵,果然是价值不菲,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学杰出代表,关羽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关羽浏览之后谓蔡邕道:
“蔡中郎啊!你看你这辈子成就斐然,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为社稷做更大的贡献继续发挥余热才是啊!”
“老夫已经年迈!离黄泉路近了,哪有精力再折腾了!”蔡邕谦恭的说道。
关羽摆了摆手道:“诶?越老越有阅历么!像你这样的人才那就是国家的财富,越老越值钱!我的意思呢!你看你这么大岁数了,成就又是这么大,可以办个讲学什么的,将自己的艺术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另外还可以为国家社稷培养一批这样的艺术人才,中郎觉得怎么样?”
蔡邕捋了捋胡须道:“其实老夫也正有此意!但是苦于没有钱筹办这个事情,老夫知道朝廷财政困难,我自己这么多年收入微薄。除了维持家计就是发展爱好散尽了钱财。做这种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当前财政确实有些困难,各方面的支出非常巨大。的确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财政再困难也要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关羽闻后坚定的说道。
关羽此话一出蔡邕着实一愣。不解的问道:“敢问丞相何谓物质文明?何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什么意思?”
蔡邕这么一问问的关羽着实一愣,关羽遂向蔡邕解释道:“这么说吧这物质啊就是所谓的吃穿住行等人的一些需要,还有除了人之外世间存在的东西,而精神这是人特有的,就是所谓的思想、思维等等,这个文明么就是要让物质变得充实,让精神世界变得完美。让人们富裕的同时主观世界得到改造,思想提升,举止文明,不是有句话讲到‘仓廪实则知时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蔡邕闻后点了点头道:“丞相思想深邃,胜过老夫啊!”
“哪里哪里!足下才是前辈!言归正传要做到普及教育依现在的财力来讲那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现在洛阳办一些讲学,广招学员,学费实行公办民助!”关羽接着说道。
关羽说完蔡邕又疑惑的问道:“公办民助何解?”
“这么跟你说吧就是朝廷从国库中拨下一些银两作为学费的补助,学员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自己筹集一部分学费,这也就是所谓的财政差额拨款!”关羽解释道。
蔡邕一下子明白了:“哦!这样一来学员的学费负担就大大减轻了!”
“是这个道理,咱们办的讲学就是面向大众,现在朝廷有钱有势的可以上太学,平民子弟就不行了,咱们这个讲学堂就是面向那些平民子弟,实行大众教育,先在洛阳进行试点,然后在治下普及开来!”关羽接着说道。
蔡邕当即拥护道:“好!好!好啊!这个主意好,授业解道,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可以派往各地当先生进行办学,这样推及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上学了!”
“中郎说得没错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你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先生,先生又可以派到其他地方去讲学,这样一来不仅你的成就得到了传承还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青年才是社稷的希望啊!这个工程看似收效甚微实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啊!不怕中郎笑话我一直有一个梦想,什么梦想呢?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今天下纷争群雄并起,诸侯们大多选择以武力征服对方,这是一种粗暴残酷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民被战争席卷,苦不堪言,而我则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要通过治下的改革实现治下的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庶,又有教化,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一派政通人和的美好画卷,这样一副美好的画卷是不是人人都向往的?我想用不了多久其他地区的人民定会欣然来投,治下的人民也会越来越多,就会日益走向强大,而对于来犯之敌,我们凭借强大的武力还可以制服,这样一来我们在无形中走向强大,而周边则会日益衰落下去,等到有一天我们大起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就可以荡平四方!”关羽语重心长的对蔡邕说道。
蔡邕闻后叫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战争的方式真的是太好了!丞相考虑深远,不过此举要执行起来效果不会那么的快,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丞相要有心理准备啊!”
“这个我也想过了,我们要平定天下坚持软硬兼施,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们斗争的艺术和方法不拘泥一式!”关羽继续道。
蔡邕闻后点了点头道:“丞相深谋远虑足智多谋,斗争艺术更是灵活多变,老夫深感佩服,老夫虽已年迈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丞相这个梦想。老夫在晚景之余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此项工作倾尽心血而再所不辞!老夫老了不过老夫可以举荐一人足可担老夫之任!”
关羽一听这话眼睛一亮遂问道:“何人可担此任?”
“说出来老夫有点不好意思!”蔡邕有些羞涩的说道。
关羽急道:“什么人你尽管说来,但说无妨!”
“这个人就是小女蔡琰!”蔡邕说道。
“蔡文姬”关羽一听这三个字当即一愣,心中立马浮现出这个人物来。这可是汉末有名的才女啊!他兴奋的问道:“可否让她出来一见?”
蔡邕道:“诺!”说完吩咐下人去邀蔡文姬来见关羽.............
蔡文姬这个名字对于关羽来说真是如雷贯耳啊!她作为一介女子没有特别的文治武功。但作为三国第一才女却是声名远播,一个女人长相放在一边。但就才华而言就应该备受尊重,关羽也是个文化人读过很多书,对于这种知识型的人才也是十分青睐,不一会儿功夫蔡文姬便来到了府上。却见她长的端庄秀丽落落大方,不仅大气更兼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浑身散发着那种知识型人才的气质,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质华”,蔡文姬更是一个兼有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性,当诗书般的气质与美貌集于一身的时候,这样的女人更是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让人神往。
关羽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那个才女-蔡文姬,比他想象的还要好还要完美,她是蔡邕的独生女儿,生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她的出生。为她的父亲蔡邕带来了无限的快慰。父亲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琰。琰就是玉,是一种上端带尖棱的玉。父亲希望她脱颖而出,有所成就。相传蔡邕四十多岁时,赵五娘梦见一位托钵僧送她一颗兰花籽,之后怀孕而生文姬。被附会为兰花转世,很明显是后世文人的杜撰,但这个比喻还是很贴切的。蔡文姬自小不仅如兰花一般性情高洁,更是天资聪颖,并具有超出一般常人的音乐天赋。蔡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
在董卓入洛之前的一段时间,洛阳文坛的领袖,正是她的父亲蔡邕。蔡邕当时非常有名,不但是大文学家,还是大书法家,精于天文数理,又能妙解音律,为人随和,人缘很好,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称雄天下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比别的儿童多了一个‘文化童年‘。她平时的玩具,竟是父亲书房的藏书。她经常把书摞起来,像现在的儿童搭积木一样,自娱自乐。平日里,蔡府中总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人墨客谈古论今,使小小的蔡琰在耳濡目染中学到很多知识。到了十一二岁,她已经博学多识,能诗善赋,懂音律,有辩才,被视为才女。她性情温柔,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三国第一才女非蔡琰莫属。
蔡文姬后来显示出的非凡艺术才华,除了自身的天分与聪慧,更多的是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和父亲蔡邕的精心教育。蔡文姬自小备受父母的宠爱,其父蔡邕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教诲爱女。为教导女儿,蔡邕曾写过一篇短文《女训》。文章的大致要意是:他认为女子应该好好妆扮,要“傅脂”和“加粉”,头发要光泽,梳不同的发型表现不同的心神面目。但同时强调,女子在追求外表美的时候,更要注重心灵的净化与美化。“修面”与“修心”都是重要的。
在父母的宠爱和教诲下,蔡文姬渐渐长大成人,还是个少女,她就已全面继承了父亲的多种艺术才能。她不仅精于音律,博学有才辩,书法也多力丰筋,深得其父神韵。在艺术殿堂上,父女俩的光芒交相辉映。即便当时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炒作,文姬也早已声名远扬。可以说,她堪称蔡邕最好的作品。童年及少年时期的文姬,在父母的宠爱教诲下,是幸福的;但是后来听说她嫁的不好,命运多艰被掠去了匈奴成了左贤王的小妾,沦落匈奴达12年受尽了折磨,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这样一段曲折的人生,蔡文姬的人生为何如此这与他的父亲蔡邕有直接关系,蔡邕当年被王允处死,蔡文姬无可依靠很快被匈奴掠去,但现在的命运就不一样了,他的父亲蔡邕被关羽保护了下来,而且还升了官,门庭也自然显赫起来,蔡文姬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命运也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