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拾一章 董时进与粮种研究所(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位面商人之强国梦最新章节!

PS:感谢读者大大“用户10644357”、“香茗儿JIang”、“东南吴楚人”分别打赏天堂100纵横币,感谢读者大大“清明谷雨”投给天堂一张月票,谢谢大家^_^,今天是连续5天双更的最后一天,rì子好快啊,不过国庆的存稿全部用完了,呜呜_

董时进,四川省垫江县人,1924年获星条旗共和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25年回国,担任过北平大学、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及院长,此时这样一个人正人事不省,横躺在陕西延安的一间窑洞床上。

“你最近是不是做绑票案,做的有些上瘾了?这是第几批了?”雅迪在王凡脑中问道。

“是第七批?还是第八批了?呵呵,我也忘了,没办法,仅仅凭借两片嘴,能说服的人数很有限!”王凡摸了摸头发,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这个人在哪方面有建树,值得你绑来啊?”雅迪接着问道。

“他可了不得,叫董时进,虽然后世没什么名气。但在主位面的历史上,他曾于1949年12月上书老mao,劝阻土改!”王凡轻声说道。

“劝阻土改?开玩笑吧!貌似这个是红党政权最重要的几大基石之一!”雅迪听到后有些难以相信。

“放在当时,这个言论和观点确实是有些耸人听闻和惊世骇俗了。”王凡对于雅迪的反应感觉很正常,解释道:“不过从后世的结果上看,这个人真了不得,他准确预言了两件事,第一个是建国后,等红党政权稳固,zhèng fǔ就会将分给农民的土地收回,开始建立大批集体农庄,并统收大量收割上来的粮食,从而产生许多问题;第二个预言就是由此造成大饥荒到来。”

“这么神?”雅迪有些不相信。

“真的!”王凡点头道。

“说到这个,我发现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和你国家遭遇的很像,你思考过其中的缘由吗?”

“这个嘛,我有想过。苏联建国前,沙俄时代,老毛子是粮食的出口国,但是苏联建国后,粮食反而越来越少,最后需要进口大量粮食才行,白白浪费了他们大片可耕用地。”

“根本原因呢?”

“我的认识是,主要是苏联实行集体化后,收获多少都是国家的,农民用心种植的意愿很低,每年都只是完成国家下达给自己的耕种任务,任由其他的耕地荒芜着。同时到了收获季节,不及时收割,造成大批粮食烂在地里,最后zhèng fǔ不得不派出军队实行抢收。”

“啊~~这是哪?你是谁?”(此时床上的董时进醒了过来)

“你好,你可以叫我古龙,这里是陕西延安!”王凡看到对方慢慢从床上坐起后,答复道。

“延安,陕西?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董时进的大脑此时还是有些迷糊,询问道。

“啊,关于这个啊,你被我绑票绑来的!”王凡大嘴一笑,露出满口的白牙。

“为什么?”观察四周设施,感觉确实被对方挟持到一个陌生地方的董时进,没有表现惊慌失措,反而平静的问道。

“因为这个,董先生你先看看。”王凡没有多说废话,将后世袁隆平教授早期研究的杂交水稻资料,和其他专家研究的诸如小麦、高粱、土豆等资料拿了出来。

一个小时后。

“不敢相信,如果这些都是真的,炎黄农民就有希望了!”看到数据详实,步骤明晰,理论合理的各个实验方案和结果预测,董时进难以自持的感叹,并说道:“这是哪里来的?是哪位专家做的?我要见他,无论如何要请他来炎黄一趟,请他传授我们相关技术!”

“很遗憾,这个愿望永远也达不成了。”一直观察董时进脸sè的王凡,开口答道。

“为什么?”

“因为一场意外大火,这位专家和他的助手全都遇难了(请袁教授原谅小王同志吧^_^),所以已经培育出的种子都烧掉了,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才收集到这些信息资料,所以希望董先生能够挑起大梁,建立粮种研究所,早rì重新培育出这些,能够解决炎黄百姓口粮问题的优质稻种和其他粮种。”王凡解释道。

“这样啊,可是这里缺少足够的条件和环境。”董时进被王凡最后一句说的有些冲动,但是严谨的他很快就发现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现实。

“请随我来!”王凡没有再废话,带着董时进出了院门,坐上三轮摩托,半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处距离大学城不远的农业科研基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和必要的后世设备。看着琳琅满目的设备器材,董时进被震撼得有些犯晕。

“未来这里的设备和人员都会继续添加和扩充,最终成为炎黄的农业研究基地。”王凡一边介绍设备一边说道。

“很不错,可惜…”兴致很高的董时进看到一半,突然间又沉默了下来。

“怎么了?董先生?”王凡有些不解。

“这些虽然好,但是却并不能解决炎黄农民贫苦的根本问题!”董时进答道。

“哦?不知道董先生指的是哪些问题?”王凡听到后,有些疑惑,问道。

“炎黄农村的问题不是土地分配不均,而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农村劳力大量剩余。仅仅只是靠改良粮种,而不节制生育,发展工商业,消化多余农村劳力的话,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你们红党的政策我了解过,平均地权平分土地,这样表面上很好很美,但是却会将劳力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阻碍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并且平分土地后,土地越发细化,难以实行大规模机械化。

农民在这些小块土地上根本没有致富的可能,短期内可能确实激发了农民的热情,但是长期看,他们缺乏长远规划土地的热忱,从而造成土地退化。还有就是,土地改革后,会造成大量地主富农的累进赋税消失,给国家税收带来灾难!”董时进一扶眼镜,慢慢地说道。

“仅仅只是这些,还有吗?”王凡听到后,微微一笑,耐心的问道。

“怎么?阁下难道有办法解决这个死结吗?”董时进看到对方不以为然,大声说道。

“如果我有办法解决农民的贫苦问题,并且确实可行,那么董先生就要答应在下,留在延安做带农业科研带头人,专心发展杂交水稻等优质粮种的培育,如何?”王凡平静的问道。

“好,一言为定!”听到对面的年轻人,竟然丝毫不在乎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董时进心中非常不满,但又有一丝希冀,也许世上确实有一条自己没有想到的康庄大道,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炎黄上千年的农民与土地问题。

“好,我相信董先生的人品,说到做到。”王凡沉思片刻,稍稍组织下语言,然后说道:“炎黄农民贫苦、贫弱的本质其实就是收入低、可选择的工作少,或者说除了种地,根本没有其他生活经费来源。董先生,你知道炎黄农民是什么时候突然增多的吗?”

“突然增多?这个确实没有想过。”在董时进的记忆中,好像生来炎黄大陆就有那么多的农民了。

“我曾经查过,发现炎黄百姓,尤其是农民,人口剧增是出现在清王朝雍正乾隆年间!”王凡说道。

“雍正乾隆?是因为康乾之治吗?”条件反shè般的,董时进说出了这个成语。

“也是也不是,董先生应该知道,我们炎黄是定耕农业文化,农户家族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围绕这一文明核心,产生并形成了炎黄民族自己的价值信念、社会组织、制度体系、宗教信仰和行为伦理等。

历史上,我国人口的增长由两种因素决定,一是自然繁殖,二是儒家制度激励。儒家价值观,你应该有所了解,比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像修家谱、兴太庙、举宗祠皆被儒家文化奉为人生大事。

同时社会组织家族化,一切以家族为根基,譬如土地权属制度、宗法制度、税赋、征兵、田间生产、民间械斗等,以上种种造成家族人口多,自然势力大,容易取得生存优势。而家族人口的增长,唯有靠生育。”

“这点我懂。”董时进点头道。

“但是历史上,尤其是清王朝雍正成为皇上之前,朝廷多以人头为征税对象,多一人多一税,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意,炎黄的封建王朝,一方面婴儿死亡率高,一对夫妇一生通常生育十几胎,最后存活往往只有几胎。另一方面朝廷又以人头税客观上限制了人口滋生,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人口动态平衡。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到了清王朝的雍正年间,为了增加税源,他们将人头税改为摊丁入亩,这本来是好意。但估计谁也没有想到,看不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仅仅百年间全国人口数量就激增二倍以上,由一亿增至三亿。董先生,不知道你研究没研究过炎黄耕地历史,我略微翻翻,发现人均四亩地,是封建王朝维持自身存在的底线,少于这个就难以应对天灾、税赋、兵役、**,所以激增两倍的人口,再面对的是无法同时增加两倍的可耕用地,这些因素是造成现在民国农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

“恩~~受教了,不过你讲来讲去,并没有说出解决之道啊。”董时进虽然对于王凡的独特观点很是吃惊,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他更关心的。

“我的方法大体是以下几条,第一,培育资料上的优质良种,在配以现代工业化肥,将亩产增至千斤以上(民国平均亩产是137斤),让所有人先有饭吃。第二,在有饭吃后,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因为没有足够的荤腥,所以现在每个人一顿能吃5、6个馒头,而我们现在光复了外蒙,那里仅仅只有几十万人。未来等全国光复后,外蒙加上内蒙,还有青海等地,都可以成为优质牛羊肉的提供地,再加上规模化养殖猪鸭鸡等,这样就可以使百姓肚子里有荤腥了,从而可以节约大批土地,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

同时再引导鼓励农民与企业企业签订长约,实现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比如水果经罐头封装后,可以卖到全国各地,从而增加销售数量和价格,提升种植农民收入。期间zhèng fǔ再逐步开设工厂,并鼓励民族资本阶层投资建厂,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交通便利,靠近城市的农村地区。对于山沟里的偏远农村,我的想法是鼓励旅游产业。”王凡一条条的说道。

“旅游?”

“对,等老百姓都有钱了,交通便利了,车票降下来了。自然希望到处转转,欣赏炎黄大陆的奇险瑰丽,这样的话,那些穷山恶水反而会变成了金山银山。”

“恩,客观的讲,这些虽然不能说一定能行,但确实是一条相对可行的道路。”董时进点了点头,评价道。

“那么,按照约定,董先生你?”

“既然前面答应了,那么我留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