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海上长城最新章节!
1940年5月29日,英军吸取三天来的经验,采取很多措施来加快登船速度,为了克服高达4至5米的潮位差,凡是能够找到的木板、木梁,连球门的木门柱都被用来当作临时跳板,英军还将卡车一辆接一辆沉在海滩,作为延伸入海的临时栈桥。* w w w . s&nbsbsp;o m *李广对于英国人的脑筋嗤之以鼻,现在才想起来。
这种做法和海抗军修建临时码头的作用一样,但是这些临时通道却是根本就支持不了重炮或者坦克的。不过英国人想到这个主意时间晚,对于李广来说不是好事--八艘登陆艇一直没有时间装运武器弹药。
英国的民船在这一天已经不分昼夜,可见外围战局对联军的不利。救援已经三四天了,李广除了见到英国海军方面的几个指挥官和联络员,到目前为止竟然没有见到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从威廉。坦南特上校那里,也只能是每天看一下德军的推进速度,眼瞅着阻击阵地向后收缩,英法联军好像除了死扛,连打个反击都没有,战术的确够呆板的。
大雾掩盖了一切,德军战机根本无法轰炸。没有空中威胁的时间段,英国人抓的很紧,大批的民船积聚在敦刻尔克,浓雾中撤退相当顺利。海抗军的八艘登陆艇竟然难以找到一点空闲运输武器弹药。
29日的天气和28日如出一辙,不过大雾弥漫的时间更短。
接近中午,天气开始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一副要把几天的损失补回来的架势。海抗军战士真正的大开眼界,虽然不是自己的战争,但是这种战争气氛的感受不亚于亲自上战场的经验,更何况这场空战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中国战场上任何一次空战。
德国战机第一次出动就超过了一百架,其中战斗机的比例相当高。英军战机到达战场的时间仍然足够及时,但是在绝对的数量差距下损失惨重。
由于英国空军的拼命,德军轰炸机一直没有办法对地面目标准确轰炸,战场上虽然爆炸声响成一片,但是对于英法联军来说伤亡并不算大。海抗军所在的海滩基本上没有落下多少炸弹,海抗军战士们跟随者英军士兵学习着防空技巧。
下午三点,英国空军的防御出现了漏洞,在这一刻,德军战机的数量足足是英军的十倍。在德国空军的连番打击之下,英国空军已经无法支持下去。战场上空成了德国战机的天下。
捞到了好机会的德军战机自然是要找最有价值的目标,这样一来海面上的英军战舰和船只就倒霉了。
德国战机以大型船只为目标进行集中攻击,这一天德军战机的战果辉煌,击沉了3艘驱逐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内的21艘船只,并且重创了7艘驱逐舰,迫使英军撤退指挥官拉姆齐中将,将参加撤退的8艘最先进的驱逐舰调回本土,以避免这些新锐军舰受到损失,影响以后抗击德军入侵英国本土的作战。
这也就是英国海军,如果是别的国家,损失如此多的战舰和渡船简直能排到灭国之战的层次。李广对29日一天的战斗,除了咂嘴,几乎没有多少词汇形容。英国真是财大气粗,要知道海抗军到目前总共水面舰艇也不过六艘。
从英国人撤离了八艘最先进的驱逐舰,也能看出沉三艘,重伤七艘驱逐舰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痛,要不然在如此紧要的撤退关头减弱护航,减弱防空力量。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将领们都是不会轻易下达如此命令的。
战争中,人命是有价格的。从英国人撤离了八艘驱逐舰就能知道,英国高层宁可损失成千上万的陆军,也要保存实力。说来残酷,但是对于将领或者政治领袖来说,选择的出发点是赤-裸-裸的功利。
当然,李广的选择更加功利,别说两艘大船了,连八艘登陆艇也躲得远远的。海抗军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学到一点极为关键的作战技巧,战舰防空,不仅要依靠武器,还要会利用天气。英国战舰在防空出现漏洞之后,纷纷躲在有云层的海域。
八艘登陆艇虽然不是战舰,也不是德国战机重点的打击目标,也同样躲在了云层下面。
这种战斗技巧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在二战初期却是英国人用血汗和战舰换来的经验,海抗军能学到这么一点,对于以后的战事无疑是作用巨大。大英帝国海军的底蕴不可小觑,李广对此深有体会。
这一下午,海抗军人品爆发,连一架德国战机都没有出现在自由轮周围,简直是枪林弹雨胜似闲庭信步。
敦刻尔克外围的局势明显更加的危急。陆地上,大批法军和法国百姓退入敦刻尔克防御圈,公路被各种车辆拥堵得水泄不通。
德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英法联军所控制的地区日益缩小。傍晚时分,德军地面炮火已经打到了海滩、东堤和航道。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因为大量民船加入撤退,使撤退的速度大大增加。
这是一支古怪的“无敌舰队”,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拖驳、小型护航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英国空救援船、雷达哨船。
这支极为离奇、难以形容的船队,由各色各样的英国、法国人驾驶着。他们中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少年、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面肤娇嫩的海上童子军和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在漂着沉船的海面,灵活地向前行驶着,明知前方是地狱,他们也毫不畏惧。
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关头,这些英国百姓表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勇气。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上层的无能和**,骂骂咧咧的驾驶着自己的饭碗,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
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英国政府给这些人支付的报酬是跑一趟每个水手三个英镑。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命令,完全是自发的。
李广面对如此浩大的场面,惊叹不已。大英帝国的底蕴不可小觑,这么多的民船,也就是说有如此多的海员,这一点是传统的大陆国家--中国所无法企及的。在英国招收一个舰队的海员简直是轻而易举,但是对于海抗军来说,凑够一艘战列舰的兵力都很困难。
这种局面下,李广也不好开口登陆艇只为三艘鸟粪船运兵。虽然现在海抗军修筑的简易码头已经可以承重,却没有时间运送武器装备。
但是捡破烂的行动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歇。当夜海抗军的破烂王们再次开始行动,二十四辆小坦克在海滩的外围把堵塞道路的物资拖开。这一举动受到了英法联军高层的称赞。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袁卯这个小捣蛋和秦湛这个傻大胆,搜索范围已经扩大到八公里以外,在接近德国进攻前锋的地方,他们再次发现了重炮群。装甲连之所以辛辛苦苦的腾清道路,是为了驮运物资。
大炮对于海抗军来说搜集的不少,但是这次他们发现的重炮群可是真正的群,而不是像前两天一门一门的搜集。
其中仅仅耐德1917型155毫米榴弹炮三十六门。这是一战时期发明的老炮,但性能不错。虽然技术在二战已不先进,但全重只有1245公斤,弹重43.5公斤,射程11.5公里。其最大的优点只有一个--轻。极其适合步兵使用。
mk-1式榴弹炮英国榴弹炮。口径4.5英寸(115毫米)三十六门。为1930年制成,战斗全重7264公斤,炮弹重25公斤,最大射程19公里。这是一款差不多的中等口径加农炮。毕竟重量已经超过了六英寸的榴弹炮,除了射程强差人意,威力比起六英寸炮弹来说差的实在够远。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不错的火炮。
法制重榴弹炮十六门,口径6英寸(152毫米),这款榴弹炮虽不如德国的150榴弹炮,但是重量轻,战场上不仅威力大,而且还很好转移。战斗全重4204公斤,炮弹重39—45.4公斤,炮弹初速每430米,最大射程10.4公里。
而法制重加农炮1917型也发现了十六门,这可是能够轰炸加来的重炮,李广对此最为重视。
这一百多门炮,估计是英法联军的战略武器集团,但是陷在在敦刻尔克周围的泥沼中无法行动。
这一百多门炮的价值之巨大简直无法估量。整个中国,在四零年105mm口径以上的大炮不足两百门。
这对于李广,对于海抗军,对于中国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资。
为了这批大炮,李广派出了最为得力的大将黄中华负责指挥。
德国人的进攻在这个方向上并不算猛烈,而这个方向大炮转移不易,德国人的坦克自然也是避开了这个区域。
为了把这些重炮拖出泥沼,黄中华指挥者波兰小坦克五六辆拖曳一门。海抗军准备的极为充分,每辆小坦克上都有几根钢丝绳,折腾半夜把这些重炮逐步转移到了硬地面上。
直到凌晨才把这些重炮拖到了海边。几公里的距离,五百多人整整劳累了一整夜。不过工作并没有到此为止,拖曳过程中战士们发现了数百车炮弹以及炮兵工具。
这些炮镜,炮兵工具,炮兵通信器材都是非常贵重的玩意。打个比方,最简单的六倍军用望远镜价格在这个时代可是比一条步枪都要贵的。可以说,有了这些物资,海抗军即使建立一个重炮兵师都绰绰有余。
如此多的炮,依靠石像岛上那点可怜的产能,炮弹根本就不够用。在黄中华的指挥下,战士们连轴运转。不仅是炮兵的工具,连炮弹也运到了海滩上。
二十九日白天,大雾弥漫,加上小雨淋漓,德军的进攻受挫。
这一天海抗军几乎是冒着枪林弹雨转运炮弹。为了这批炮弹,不仅是这些战士在行动,除了船上的高炮手,其他战士也全部加入了运输行列。
一天一夜,上千吨的炮弹,上百门重炮,全部被运送到了海边。不过这一天,英国民船数量达到了最高峰。
很郁闷,李广竟然找不到时间运送大炮和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