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王基悼徐州(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三国之贼吞天下最新章节!

吴景深知虽然孙策将这个问题抛出来询问二人的意见,但三人中真正能做主的还是他一人而已。

孙策深深吸了口气,并没有直接回答吴景的问题,而是道:“当初父亲在世时,北拒袁绍,西征董卓,南压刘表,无战不胜,何等的英雄。只因错投袁术麾下,身死于岘山之中,致使家族零落,受尽小人欺凌。所以,我发誓这一生都不再受制于人。我的命运只能由我自己做主。”

吴景、孙贲相视一笑,道:“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让我们并肩作战好了。”

三人主意已定,剩下的就是商量如何发展的问题。

历阳夹在许康和袁术的势力之间,已经没有了腾挪的空间,他们要发展就必须先找到一块根据地。

江东是不用再想了,许康经过这一年的巩固,势力已成,不是他们现在可以撼动的。

那就只能转而向西了。

丹阳郡东面与吴郡、会稽郡接壤,北面与庐江、九江郡隔江相望,境内多险山大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虽然北面的数个县城已经被许康收入囊中,但南方还有大片的地域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孙策决定将目标就暂时定在此处。

为了麻痹袁术,孙策将兵分为两部,吴景率三千军继续留守历阳,以作万一准备。而他本人则带着孙贲的四千军,共七千人沿着长江南下,在临湖与来自舒县的周瑜汇合后,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大军,绕过泾县直达陵阳,然后迅速攻占黟县、歙县。

终于在丹阳郡南部站住了脚。

许康在曲阿听说了孙策军的动向后,不再犹豫,立刻命赵云率军进驻了宛陵,命太史慈进驻于潜,从而控制了丹阳郡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

至此丹阳郡被许康,祖郎,孙策三家彻底瓜分完毕。

丹徒县北,新建的镇江码头上,数十只大船正准备扬帆远航。

如今的镇江码头已基本成型,更开通了前往青州、辽东的海上航线,单单承担的从青州移民十万到江东的任务就为镇江的商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可以说如今的镇江绝对是江东发展最快的城市了。

不过,这一次船队远航的目标却不是青州或者辽东,而是南面的交州。

许康是朝廷钦命的交州刺史,却一直没有机会上任。如今控制了整个江东后,更不可能放弃现在的基业去交州做什么刺史了。

但交州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州之地,民众数十万,就这么放弃的话也太可惜了。

所以许康决定将交州刺史的职位让给许靖,由他代自己去交州赴任,若是成功,那交州自然而然就落到自己的手中了。

饯别仪式上,虽然是许康首先提出此次南行的,但许靖能毫无怨言的去执行还是让他感动不已。尤其是交州远离中原,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许靖此行可谓是吉凶难料。

想到这里,许康道:“伯父,此去交州,路途遥远,当以招抚为主,不必力敌。若实在是事不可为,亦当果断放弃,以保全性命为上。”

许靖“哈哈”笑道:“这个你就不用多说了,对于保命之道,我知道的可比你清楚。”

许康想起他在洛阳时不告而别,果断逃离的行为,顿时苦笑一声,道:“侄儿每次都让您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实在是心中有愧。”

许靖大度道:“你是我许家的希望,我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你,还是为了许氏一族。”

许康明白自己的身份其实与许家没有一点儿关系,因此对许氏也没有多少感情,许靖如此拼命其实是为了增加自己对许氏身份的认同感,好为许氏将来的上位做铺垫。

许康点点头道:“伯父放心,侄儿都明白,您此去多多保重。”

回到丹徒县衙,王基匆匆求见。

许康惊讶道:“他身为广陵太守,不再广陵治理地方,来这里做什么,快快宣见。”

王基快步走进,行礼道:“参见主公。”

“起身,坐。”许康笑道:“你不在广陵享福,跑丹徒来做什么,我可没有好酒招待你。”

王基却没有丝毫嬉笑的意思,道:“陶谦死了。”

“什么!”许康勃然站起道:“陶谦死了?”

得到王基肯定的答复后,许康这才缓缓坐下。

陶谦一死,徐州立成无主之地,如今曹操被吕布牵制于兖州,无暇南下。有资格争夺徐州的就只剩下许康和袁术了。

而且若许康能夺下徐州,就能将青州和江东连成一片,这样对他实力的提升绝对不是只增加一个徐州那么简单。

但袁术早就自封为“徐州伯”,对徐州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自己控制江东已经引起他的不满和警惕,若再拿下徐州,毫无疑问双方肯定会爆发战争。

许康皱眉沉思,手指不停敲击着身前的案几,心中思索着夺下徐州和放弃徐州的利弊得失。

王基,许贡等人也纷纷建言献策,希望许康能更进一步控制徐州。

但许康的困境只有自己明白。

青州这几年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扰,又有袁谭在北面牵制,根本无力南下。

江东刚刚平定一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若是与袁术开战,无疑目前的建设将全部停滞。

袁术可以不顾淮南百姓的死活,竭泽而渔的为自己的战争提供粮食和兵员,但自己可没有他那么残忍。

想到这里,许康一阵苦笑,看来如今只能尊重徐州本来的历史发展轨迹了。当下对王基道:“徐州的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争夺了。不过我得不到也不能便宜袁术,你此去吊唁,可多与刘备联系,向他示好,并支持他做徐州刺史。”

王基惊讶道:“可是徐州广大,就这么放弃岂不是太可惜了。”

许康道:“这也是没办法的是,江东太弱,青州太困,辽东太乱,现在还不是我们争霸天下的时机。”

王基见许康主意已定,也只好躬身称诺了。

王基回到广陵后,备好车马礼品,匆匆赶往徐州城。

如今的徐州城虽然表面上平静如昔,但是暗流涌动。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徐州刺史的宝座归属。

陶谦下葬,满城百姓送行。

大家即感恩于陶谦这些年对徐州的建设,又不安于以后徐州的去向,所有人都处于惶恐无措之中,只能凭悼念陶谦来释放胸中的压抑。

灵堂内,王基上前行礼,淡淡的微风拂过,虽是春夏交替之季,他的身上还是掠过一丝寒意。

孝子答礼,看到陶商、陶应两兄弟悲戚而又无助的眼神,王基只能在心中感叹,看来陶家是真的没落了。

王基行完礼后,见到陈珪一脸悲容的站在人群中,便走了过去,躬身道:“见过汉瑜兄。”

陈珪一愣,看清王基模样后,还礼道:“原来是王太守,有礼了。”

在王基临行前,许康曾特意吩咐过,此去徐州城除了向刘备示好以外,要着重拉拢陈氏父子和糜家。所以他才主动过来打招呼。

王基道:“陶刺史不幸身故,徐州势必动荡不安,不知汉瑜兄有何打算?”

陈珪眼珠一转,脸现哀容道:“还能作何打算,老夫已是将死之人,只希望身死之时能埋身与故乡,余愿已足。”

王基忙道:“在下临行之时,康亭侯曾吩咐久仰贤父子之名,只可惜上次徐州一行匆匆而别,不能多做讨教,实是人生憾事。所以希望汉瑜兄有空能到江东一行,好让侯爷有机会弥补遗憾。”

陈珪心中一动道:“康亭侯过誉了,只不知康亭侯是否有意来徐州,好让在下一进地主之谊。”

王基明白他这句话是询问康亭侯是否有意染指徐州,于是道:“江东贫弱,侯爷现在也是四处奔波,恐怕没有时间来徐州了。”

陈珪似乎松了一口气道:“康亭侯忧国忧民,实在是江东百姓之福。”

二人说话间,正好赶上刘备前来礼拜。

正当他要退出时,陶老夫人站了起来,向刘备一礼道:“外子在位之时,曾多次提及欲将刺史之位让给刘大人。如今外子不幸离世,徐州之位空悬,百官无措,万姓惶恐。特请刘大人能念及徐州百姓的困苦,不辞辛劳,救徐州于水火之中。”说完,命人取出刺史大印,双手捧于刘备面前。

刘备惶恐拒绝道:“此事不妥,备何德何能居此高位,还望夫人能另择贤能。”

这时,堂中的文官和世家之人一拥而上,将刘备簇拥到刺史之位上,下拜道:“刘大人高义,威名远播,又是汉室宗亲,理当当仁不让。”

刘备再三推辞,众人只是不许,非让他坐徐州刺史。

最终刘备退让不过,只得“勉为其难”的做了徐州刺史。

王基至始至终将这场闹剧收入眼中,看着满场人物的表演,尤其是看到曹豹苍白的脸色后,不禁微微感叹。本来以曹豹在徐州军中的地位,是最有资格获得刺史之位的,但奈何刘备更会要买人心,更兼得到了陶老夫人的支持。军中将领感念陶谦生时的恩义,自然不会有人在这时反对老夫人的决定,于是曹豹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刺史之位与他擦肩而过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