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武控天下最新章节!
其实,“转腰胯”只是用腰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平面转腰的方法,在进退和虚实转换中,还包括腰脊处的竖向屈卷开合。腰脊处的竖向屈卷开合,是指命门向后顶和尾闾向前收的一种有意识的运动状态,使人体脊椎形曲线在自然状态下得到适当的弹性开合,就像一张弓的中间部位一样,能前后开合伸收。这种调整腰脊的动作叫“腰顶”,是太极拳用腰动作中的重要概念。总之,两胯与腰脊处(命门至尾闾间)的平面和竖向的立体联动运用,才基本上是完整的用腰方法。若两腰眼再能主动进行抽换折叠的运用,则用腰效果更佳。因此,“转腰”、“腰顶”和腰胯间的折叠抽换,统称为“用腰”。用腰的质量,对行功走架中保持和协调身形劲势的灵活性、稳定性、整体性具有重要影响,并决定了劲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等方面的运动质量,杨澄甫在“十要”中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和“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指的就是这个方面。
四、分虚实
关于分虚实,杨澄甫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同样,“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他进而说道:“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这段话意思从字面上好理解,是说在前进后退动作中,如果虚实分不清,动作就会僵硬滞笨,能分得清,转动变化就能轻灵圆活而不易为人所制。要做到“分虚实”这一点,不仅是步法身法的问题,也是劲法技法的的要求。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就指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里有“双重”一词,说双重是病,那么何谓“双重”?我认为“双重”在拳术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练习功架中的“双重”。就是说,在练习拳架时虚实变换得不彻底,拖泥带水,该实的一侧未能做到十分地松实,还带有强实的感觉;该虚的一侧不能做到全虚而带有强虚的感觉。这样身体某部位就会产生多余的力,使局部关节肌肉僵滞,以致影响自身整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如“倒撵猴”动作,撤退之步未落地,身体重心就过早后移;如蹬脚分腿动作,腰胯不收住就出腿,使身体后仰,出腿无力;又如推出去的掌不松净,肩起、肘抬、腰塌、胯凸等,均属于“双重”之病。这些都应在练习拳架时注意体察纠正。
二是推手技击中的“双重”。比如推手,对方推你时,你不可避免地出现滞笨的顶劲,若劲出在人后却反被人所制,就叫“双重之病”,这也是虚实不能分,不能自变之故。何为分?何为变?拳论中这样启发我们:“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只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沾粘灵活,甚至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才能不易为人所牵动。
总之,所谓“双重”,是指在行拳架或与对方推手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不松,不自然,不能随机变化地协调顺达身形劲势,从而产生多余的力,这种多余的力就叫“双重”。克服了“双重”的毛病,就做到了“分虚实”。而要克服“双重”的毛病,就要从各种基本功法训练和体用实践中去体察纠正。
五、沉肩坠肘
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这就是说,要坠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是建立在松的基础之上的。能松然后能沉,能沉然后能坠,能坠然后有力。能松、能沉、能坠,则力能贯之。不能松沉肩肘,最重要的弊端是手臂的力与身体僵持,其劲浮而迟,连带脚下无根,不仅不能发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能沉肩坠肘,接人劲时则能将对方来力引落在腰腿间,如水澎舟;能沉肩坠肘,发人时则能将手臂的力与腰腿连成整体形成整劲发出,如离弦之箭。
习拳者最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是,肩肘松了反觉手软身无力,哪来的劲?其实,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气血劲力贯注于周身四肢,使两腿足有活根,两臂手有绵劲。这里有个“引”字需要细细体味。比如,在两肩松的同时,两肘尖同时向下“引”,从而产生肩“沉”肘“坠”的感觉,接着再将两掌心微张,五指骨间微开,将肘尖沉劲“引”向五指,这时就有劲贯指梢的感觉。这个过程叫做“换劲”,反之就是“泄劲”。这个“换劲”过程久久练之,则自能存身,形成“内劲”,达到用时则有,去时则无,纯以意行,就叫“活劲”。王宗岳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膀松,然后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这里要注意“窒”这个字的含义,它不是将劲或气憋起来窒息、僵滞的意思,而是其字义的另一层含义——抑止住使不发泄,即蓄势待发。这个“窒”,上承“顺项贯顶”的“贯劲”,与下句“束肋下气把裆撑”的“束”“撑”是一种递进关系。另外,坠肘的关键是不翻肘,或叫不亮肘。亮肘容易引起抬肩。比如做“起势”,两手下落后,肘尖要不过背,过背就叫亮肘。又如做“白鹤亮翅”,右手上举时容易翻肘,翻肘容易连带肩起,使肋部、背膀部肌肉上提,力就易上浮。要避免这个问题,在右手上举时就要同时收住肩窝,特别是身体右边,肋部肌肉放松,将腰胯收住沉坐,根于足下,此时右手与右足下这条线犹如放起风筝一样的感觉,上有拔劲,下有牵劲,中间有抻劲,这样才做到了坠肘。
那么,怎样检验自己是否做到“沉肩坠肘”呢?有四种方法:一是反证法,二是照镜子,三是别人看,四是试劲。第一、二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用,就是通过照镜子,运用反证法来进行自查,自己对着镜子,下意识地将肩端起再下落,这样来对比起和落的状态与感觉,从而体会到正确的沉肩坠肘方法。比如起势,两手平举时容易起肩,可先将肩端起再下落(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在举手时两肩同时要下意识地沉住,此处用错误动作进行反证),下落时要感觉到胸背部、两肋下的肌肉群也在下落,气也随着落于丹田,腹部感到松实圆满,两腿足下也感到稳固有力,从而节节贯串。第三种别人帮着看的效果也比较好,练拳架时只要肩一起,观者就可以敲打一下,这样感觉比较快。第四种试劲,可以通过两人相互托肘的方法来试劲找感觉。托的人将两手托住被托人的两肘尖,随意抚动,被托人将两肘贴于对方手心,感应对方的劲而向下沉肩坠肘,并随对方的抚动而随动化解。若被托人的肩肘稍浮,则会感到根不稳而势背。化解对方来劲的关键在于以两肩作为活的支点,两肘尖找腰眼走圈,两腰眼配合两肘开合抽换,使两肘两肩没有死点僵劲,即可检验是否做到了沉肩坠肘。
六、用意不用力
所谓“用意不用力”,是指用心意去指挥周身内外上下运动,不要用拙力。拙力的表现是筋骨不放松或身体某些部位凸凹不顺,使劲力变换僵持滞浮而为人所制。
太极拳并非不用力,其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用时则缓应急随,忽隐忽现。比如出拳动作,拳在腰间未出之前要虚握,及至伸出虚抵接触点时,瞬间握实而产生松弹劲。其意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拳发力时无论是寸劲还是长劲,都要有穿透之意,犹隔山打牛状;二是拳力随伸就曲,无过不及,方能招法连成,变化得灵。
但我们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用意、刻意为之,物极必反,这反而会产生拙力僵劲。我在教学中始终强调一点,就是行拳走架时,在意识上不要有“武术就是打人逞强”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要把武术动作看成散步,在情绪上首先做到放松,这就较容易将拳架动作和技击内涵自然地融为一体,而不要刻意为之。
七、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的概念就是节节贯串,强调在动作中要上下呼应、左右顾盼、前后照应,突出手、眼、身、步的整体协调运动,一处动处处都动,一处静处处都静。这里有几个细节需留意。
一是贯串与整体的关系如“十要”所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比如后坐向前按推,习练者容易机械地一节一节向前伸展,这反而失之贯串,失之劲整。应在脚未发力之前,掌上着力点已暗入对方之骨,一经身形动展,对方已被发出。
二是势与劲的关系仍举上例,由后坐向前弓步,后腿膝关节部应主动向后绷起而产生向前之蹬力,称之为“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若无此动作,腿部就无力,只是形似地向前位移;同理,前进之中,若肘关节不同时沉展,腰部不同时后顶,仍然达不到姿势与劲力的统一贯串,放人不远不脆,这叫虚架子。
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行拳架中,一处动,周身骨节处处俱动,特别应注意脚部与手部。比如手掌,前推时手心要微开,五指要微扬,掌骨要微涨,如呼出之状,使气贯五指,劲满掌缘;反之,虚守时则掌心微吸、手掌微合。无论是开是合,均以自然为度。脚下也如此,弓步时后腿脚掌与脚跟要互碾,虚步时前脚跟或脚掌总要落实入地三分。如此脚手配合,才能较好地达到上下相随、劲势匹配、通身贯串的协调一体效果。
八、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讲的是意识与动作的统一。“内”主神,神即意识;“外”主体,体即身体动作。“内外相合”是心意身形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包括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外三合”在动作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肩要与胯对齐、肘要与膝对齐、手要与足对齐,而是指它们在劲、势上的相合呼应,做到劲势合四方、周身得劲即可,不必刻意追求是否对齐。
太极拳有个修炼过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要达到“内外相合”、意识与动作的统一性,须经“先求形似”的数年磨炼阶段,动作熟练纯正后才能渐至“神似”,进而阶及“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意识为先的“神明”层次。它好比骑自行车,初学时不稳,熟练之后则人车一体,身形动作虽似无心而能随心所欲。
九、相连不断
对于“相连不断”,要从形与劲两个方面理解。
先说形。练太极拳要练单式,练单式又叫拆架子。拆架子既有单式独立的打化技术涵义,又有几招连用的组合变化技术涵义。比如对方推来,我掤接捋化,将对方捋倒制胜;但若对方随按即挤靠,我则不能尽是捋,而是要在捋中含回挤按推,再次用招来遏制化发对方。这种劲势相联的“运动战”式技术动作变化,就形成了典型的“相连不断”的推手动作。
再说劲。技击是武术运动形式的本质,武术运动是技击的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衬托。太极拳套路就是由多个技击的单式和组合动作相连而成,其势“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故又称长拳。这就提示我们,在行拳走架时不能单追求“相连不断”的外在运动形式,而要处处体现其技术内涵。要达到这种外形和劲势的“相连不断”,就要做到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一处虚则另一处实,虚实互依;旧力虽去,新力已生;周而复始,循环绵绵,行云流水一般。
十、动中求静
太极拳“动”与“静”的关系是统一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运动中求松静不仅是技术要求问题,也是个意志修养问题。能静则能心宁,能宁则能致松,能松则能致微,致微才能致灵,致灵才能致变,致变才能致动,且能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之战术效果。故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说。这种劲在人先、更为快速的反应毹力,是在“动中有静”中求得的。
顺便提及一点,对于杨澄甫提出的“练架子愈慢愈好”,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是从如何有利于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功力增长、品味太极真谛的角度讲的,其中包含着慢中寓快之灵机。若机械地理解,为追求慢而失去灵机就反而成“滞”,若为技击而一味求快则会失去内涵而成“浮”,或动作干燥,两者都不可取。其实,练太极拳所追求的是从有意到无意,从有象到无象,从有快慢到无快慢,能从心所欲而不失其内涵,顺达自然为好。
总体来看,“十要”中的前五个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论述和规范了人体头部、躯干、四肢的做法,这是基础,也是根本;后五个要领(“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是指在练拳过程中对心(心意)、体(体内体外)、形(运动形态)整体协调一致提出的要求,它与前五个要领不能截然分开,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十要”中的每个要领都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比如“含胸拔背”动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虚灵顶劲”动作质量好坏的制约,头“悬”不起来则“背”拔不起来,“含胸”也难做好。另外,还要注意这些要领在行功走架动态中要保持一致、贯彻始终,避免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的现象。
总之,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总结概括了历代太极拳经典理论的精要,并在其晚年定型的拳架演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超越了一般武术运动形式的层次,成为融合技击、健身、艺术、哲理等为一体的高级武术运动形式。他的理论(“十要”)和实践(85式拳架体用)已成为后人研习效仿的典范,我们应当将理论与实践都完整地继承下来,反复揣摩,经年研习,以求提高之道。
武”与“道”相结合而成武道。武与道相合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习武者先求心体合一,而得与自我相处的自在如意;其次求与人性相合,而得与人相处的自在如意;最后求与自然相合,而得天人合一的自在。
心体合一是一种肢体配合的练习成果,当每一根肌肉都能随心所欲的运动,身体动作即可由拙而巧,而渐入大巧若拙之境。武术是解决人与人间冲突的一种工具(止戈也),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武者应有的风范,故武者应与人性相合而直指人心。当一武者具备心体合一的修行,并有与人性相合的气度时,其已具大威能而可为一方之霸主。此时应更进一步与道相合,顺天应人,以达智慧圆融,无碍自在的境界。
一、论拙巧
行走是个看似容易的动作,然而婴儿自爬至走,由走而跑,却要花上数年的功夫才能稳定的达成这些动作。同理,练拳是个繁复的过程,一个看来简单的单招,可能要初学者花上数月甚致数年的练习与改正才能达到圆转如意、一气呵成而又正确无误的境地。身形、步法、手的位置、脚的落点,从前式的转换变形到定式,每一个小动作、小细节皆有其武学上的意义存在,唯有透过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才能渐渐熟中生巧。这些细节动作能于练拳过程中清楚的交待,并能得知其用法,则巧处自得。
以平淡的太极拳预备式为例:全身由标准立正站姿,胸大肌向内缩成涵胸拔背之姿,而因涵胸使两手掌由原贴裤缝放置而成掌心向后,掌背向前。重心右移,收右胯而使身体右转45度,顺此势以左脚尖为轴,左脚跟向外开45度,而使脚尖向正前方,脚跟向正后方。右脚微屈,再顺屈膝之势,左脚向左移一肩宽。重心左移,收左胯使身体转正,同时右脚亦以脚跟为轴关门转正,重心移至两脚中央,而成双重混沌无极之势。
不过一势把脚打开准备练拳,做来细节颇多,但却是一个大巧若拙的动作!在应用上,设敌立于我左侧而以手推我肩,收右胯以蓄劲,同时涵胸、转身以卸其劲而引带落空,左脚随收胯之势插入敌两脚之间,我脚掌扣其左脚跟使其无法脱逃,右脚踩下发劲,重心左移而左肩顶出(藏左肘撞、左手撩打下阴、左掤),视肩撞点与敌重心之关系而决定让对方向上抛出、向后直飞、向后挫倒或受左掤之力右右翻倒。其他尚可有:跪左足而断敌左膝或一开始即顺敌一推之势右侧身并起左脚直接击打敌下阴等多样的变化。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即可
有如此精采妙用,更遑论其余!
武术练习使一个习武者肢体动作由拙而巧,使心灵由粗放而细腻,此即神秀云: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放下身上不必要的负担,揩去心中的灰尘。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广泛的学习而不断的思辨,追寻事物的原理,同时一方面要抛弃人家说、老师说的限制,去除想当然尔的惯性思想,体悟品尝自己的心得,以与武术的道理相融合,大巧若拙的境界自会出现。
二、论心性
武术与兵法皆为精准应用时间与空间的一门技术,差别只在尺度的不同。兵法讲究攻心为上,武术亦然。除了肢体的攻击外,心理战亦是决胜的关键之一。能以一敌众,具劈砖破瓦之力,仅为匹夫之勇尔。盖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善战者能创造对己绝对有利之形势,在绝对的胜算下出手,自然不需智计变化,不需勇破三军。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上乘的武者是以雄厚的武力为后盾,但不轻启战端,务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亦即:需要动手才能解决事情的话,代表该武者尚需多加修炼!
心性之用,可操控他人于股掌之间。为避免本文为人所滥用、妄用,此处略做节删,请诸位见谅。唯前后文的对照,应可略见节略处之意涵矣!
三、论合一
身心能够合一,已具相当高之破坏能力矣(如李书文之流),能进一步与人性相合,则其势可左右一国之兴衰(如蒋介石、**之流)。但不管是具备哪种能力,因为“能”,所以才会有trtbe,tat'aquetin.的感慨,因为能,才有要做或不做的选择权利。盖杀之极矣应属修罗。修罗之能,帝释亦不堪其一击!修罗能打,修罗耐打,更可怕的是:修罗不动心。修罗心中根本无残忍、慈悲、爱恨等观念,他只知:破坏!然而武自止戈而生,止戈未必一定须要破坏,武的目的在解决纷争,能生能杀方是真正的武者。能杀而不杀才是真正的德性。能杀而杀只是霸者之格局(如秦皇汉武),能杀而不杀则是仁者。孔明七擒孟获而不杀,故能以德服人,是以仁者无敌!也因能杀,故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能杀的人,连屠刀都提不动,能力有限,仅能求己身之保命,无力他顾矣。拿不起屠刀,如何放下?
什么时候该拿起屠刀?什么时候该放下屠刀?拿起屠刀做什么?放下屠刀做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须靠智慧。故修罗众在面对波若波罗蜜时亦会败阵下来。智慧并不是一句空话!常有人做事好称替天行道,笔者常会怀疑:人常常连自性都不己知,如何去阐释天心?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顺其自然之谓道。无法了解自然演变的趋势进而掌握自然的运行,则道远矣。道本无言,知道者自会行道,不知道者亦在道中自行,“自然”二字乃是自己就是这样,不需多加阐释,故替天行道四字少说为妙,说出来反成掩饰自心**与忿怒而自以为是的借口。
能力唯有德者居之,成而不为己有,得而不为己用。能力愈大,愈能为大善,亦愈能为大恶。如掌握炸药技术的人可用于开山造路,采矿碎岩,但若落入无德者手中即为杀生害命的工具。故愈具大威能者愈须具大德性,德性若无法与能力相匹配,将会成为祸害之源头。具大能力者需放下一己之私,为众人谋利,即国父所云:有千百人之力者,服千百人之务。如佛因证入众生自性,而众生与我无异,故能放下小我一己之得,四处随缘开示,共谋众生心灵心量的长进。能力来自不断的自我修持,藉不断的自我观照以明自性,进而与他性相合,证入众生自性。因知己知彼的正觉(无偏差、无私心的观察以明觉事物真相),而以圆融的智慧,谋求双赢之道,化解世俗零和胜利的纷争。练气者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合道归一。我们内在以将心比心的如心之恕,取代心非己有、心为**奴隶的怒,以追求身心的合一。进而于外在以大平等心,追求人我一也、物我一也的天人合一,内外相合,无内无外,即为无上(因为平等故无上无下)正等(真正的人我平等、物我平等)正觉矣!故可曰:
入修罗道,得修罗力,能杀而不杀,见性自在;
体无量心,发无量愿,常照而忘照,无内无外。
任何一门武术,皆是由外练入内,由粗糙而达细致。外是内的根基,没有外的基础苦练,是绝对练不到也无法体会到内的精髓。以下即对武术的各项外在表现,从基础事项,到练功禁忌,以至锻鍊的原理做一介绍。
一、论基础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家功夫所著重的是实体的肌肉、体骼的锻练,而外形锻练的基础则在於形体姿势的正确。中国武术相当强调姿势的正确,而为一切拳法套路的基础,如下盘马步的扎实,上身的涵胸、拔背、沉肩、垂肘,这些姿势的成因皆是在实战的考验下所累积产生,而在现代则可自人体工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
一、下盘基础
人体的动作系透过骨骼的支撑与肌肉的拉牵而达成。当欲保持某一姿势时,即由肌肉之紧张而生收缩力以与由外所施加之力(如重力)取得平衡,这些平衡的基本条件在於骨骼需固定於一定范围之内,故立姿时,数个可动关节重迭(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其相互之间的重心会排成垂直线,而关节回转轴若处於此垂线上时,其重心最为稳定。
处於平常立姿时,因各关节轴均在重心线上,肌肉的收缩力只需具有足以防止重心线前后方向的摇晃即可。而此种机制又靠内耳迷路(平衡感之感官)来不断回馈修正(eedbak)来维持立姿的平衡。这种状况下虽最为省力,但在受到外力推或拉时,容易因反应时间的迟滞,造成重心的偏移来不及修正而倒下。是以,有人即提出:在立姿时即利用肌肉来站立,肌肉不只是修正重心,而是直接用以支撑身体的重量。如此则不管何时有突发的外力影响,身体都能即时去承受。此外,一般立姿有重心过高而容易倾倒的缺点,在换用较低的姿势、较开阔的“底盘”,可降低重心,并增加有效的反应时间。
人体之肌力虽是肌肉收缩力量,但也是与关节角度相互合成的作用力。以手举哑铃为例:当前臂与上臂之角度为30度与150度时,可能已动用了手臂最大的肌力,当它成90度时,可能只动用手臂最大肌力的75%,因此吾人可说90度时是肌肉收缩力量与关节角度最佳的配合。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知道为何各家武术都强调马步,且南拳尤其著重四平大马(两大腿及两小臂与地面平行)。
下盘的练法有许多,如:四平大马、金鸡独立的吊脚椿、弓箭步、麒麟步、....等,由於本文旨在对练功原理做探讨,在练法上此处不做介绍。
二、涵胸
涵胸是胸部略为内涵之称,乃系由锁骨前之胸大肌往内收缩而完成之姿势。涵胸可使两肩由原外张而使后背肩胛骨明显凸出之状态,变为一片平坦(两肩胛骨与脊椎骨成一平面),在往后倒下或撞击物体时,可使压力平均分布,不会集中在凸出点而造成凸出点附近组织受伤。
涵胸最重要的意义在於内脏的运动。盖呼吸动作系由横膈膜上下移动改变肺腔肺泡压力而达成。在一般的扩胸呼状态下,外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方拉起,胸部因此而扩张,将空气由外吸入肺内,此种呼吸方式肺部中央与中上部的肺泡较常被用到,笔者把这种呼吸称作横向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仅运动到了肺脏。而当涵胸且做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时,涵胸限制了上半部的肺泡扩张,横膈膜被迫更为下降而压挤腹内各脏器,使大小肠等较柔软而易移动的器官向外鼓出,这种呼吸方式使靠近横膈膜的肺泡均匀的被运用到,笔者把这种呼吸称作纵向式呼吸。在纵向呼吸过程,体内脏器之间会随呼吸而相互挤压按摩,而达内脏按摩之功。
腹式呼吸事实上仍是由肺呼吸,丹田并不会呼吸。有许多人错解了丹田呼吸的生理现象,而用“胃”去呼吸(空气由食道进入胃中),造成了胃病、放屁(空气跑入肠中)、打嗝等诸多不正常的症状。
三、拔背
拔背系指脊椎向上挺直的动作,其应与收下颚一齐做到。脊椎纵行於体干之背侧正中线,是支持体干之主要骨骼,由32~35个重迭之短圆柱状的椎骨构成,椎骨由上方之颈椎、胸椎、腰椎愈下方愈强大,而从已骨化的荐骨、尾骨再度变为弱小(荷重从上往下增加而在第5腰椎骨上最大)。椎骨内接有脊柱管,管内有神经。人体脊椎是由椎骨一节一节地接合而成,每节骨间均有一椎间盘,其功能在於减少脊椎骨间的摩擦,增加脊椎的弹性。
脊柱略呈形,若此生理弯曲不存在,则人体由高处往下跳时,其冲击力将直接施加於脑部!但由於此形的关系,当脊椎在承受力量时,其作用力会在弯曲处会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使脊椎异位。当异位点压迫到神经时即会造成腰背酸痛的情形。更严重的话,会发生椎间盘脱出的现象,而形成骨刺。
当体干呈“涵胸拔背”的状态,使脊椎成一直线,让受力点节节下传,即不致造成应力的集中点,而渐次由髋关节、腿传导达地,反之亦然。另外,由於胸椎是不可动关节,而腰椎系属可动关节,上身的转动系透过腰椎而达成。腰椎是受力最大的地方,在可动与不可动椎骨交界处最易发生异位的现象,保持脊椎骨成一直线的状况,可避免横向剪力的产生而造成异位(此种运动方式即为腰转推磨式)。
四、沉肩与垂肘
沉肩与垂肘是松的结果。在武学应用上,沉肩与垂肘是为造成物理学上最佳合力方向。当人体处在紧张状态下,常会不自觉的耸肩,耸肩造成肩颈肌肉的紧绷,持久性的肌肉收缩将会造成脖子僵硬、脑部供氧不足、肩颈酸痛、血压升高等诸般症状,且在发劲时会造成向前向外的力量因耸肩而分向,使力量作用在自己的肩上,反先将自己拔了根,严重的降低了输出的力量。而脑部供氧不足会造成判断力、注意力及反应力迟缓,做出可能致命的错误决策。故肩不沉所造成的弊病极为可怕。
垂肘是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因手臂的重量而自然垂下。松是指为完成一动作所牵动最少肌肉且肌肉使用了最少力量,若未放松而造成抬肘,则会牵动到不必要的肌肉,造成紧绷僵硬,迟滞了听劲的神经作用,不但使自己听劲不明,且还因抬肘,在由下往上发劲时产生自体向上的分力,减小了输出力量,而对肘关节造成极大的负荷。肘肩相连,肘一抬,肩也会跟著牵动,是以沉肩与垂肘应一并注重。
二、论禁忌
武学的锻鍊对身体而言,与一般运动并无太大的差异,所应注重的地方完全相同,其不外乎暖身的活动及与饮食习惯的配合。
一、暖身
暖身运动是练任何功法前不可少的保护措施。任何运动皆应由缓而急,以避免受伤。尤其在许多拳法套路中,常有许多开展式,所拉牵的肌肉相当多,活动幅度极大,若暖身不足,极易造成肌肉的拉伤。另外,许多的拳术都有刚发劲的动作,这些动作需要肌肉充份的爆发力来完成。暖身不足,则血液循环不良,血管未能充份扩张,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气与养份,则肌肉无法发挥最高的功效,所发劲力即十分有限。
暖身运动应自下而上,逐一活动各关节,使关节往各向度曲弯,确保活动到每根肌肉。暖身活动结束,应先自较缓和的动作开始练习,然后再渐趋激烈,最后再以缓和的动作活动而收功,切忌马上停止练习。
二、饮食习惯
过饥不练功,过饱不练功,这是习武者应注意的要项。过饱练功,胃中食物会因过於激烈的惯性作用,造成胃下垂的病变。过饥练功,体内养份在无法获得充份供应下,却又过度消耗大量的能量,身体势必得支用其他脏器的营养(如肝醣)以提供肌肉使用,非常的伤身。
练功完,体内温度因肌肉活动输出能量而上升,此时忌喝冰水(与体温温差7度以上的水),由於食道旁的气管、支气管被急速冷却降温,造成血管收缩,但却又有大量的血液需要透过肺泡交换氧气,当交通严重堵塞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内伤!!)。相较之下,胃肠系统因急速降温所造成的暂时性功能失调只是附带损伤而已。
练功完亦忌马上洗冷水澡。当体内大量热能透过血管带往皮肤散热,冷水一淋,体温调节系统来不及反应,会造成过度散热,使体内能量散逸过快(哇!练出的能量都被带走了,白练了),此时抵抗力即会减弱,而造成感冒、肺炎等问题。故在饮食习惯上,应避免贪图一时的凉快,一时的快意可能会造成身体一辈子的遗憾!
三、论锻鍊
人体是由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及生殖等九大系统所构成,其中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合称为运动系统,乃是形成人体运动能力之主要条件。肌肉附著於骨骼,由於肌肉的收缩与弛放,使骨能以关节为中心产生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物体,就有其极限。在土木结构中会去计算钢筋水泥的承载力是多少pi(每英寸压力),在机械会因工具设计目的选用适当强度的钢材。同样的道理,人亦有其极限,但与其他物质不同的是,除了生理结构的极限,尚有心理的极限。人会恐惧,会怕痛,会怕死,.....武术修持者的目的即在於尽力的去提升自己生理与心理的极限。不过,一个人练的再强也强不过一台坦克。一个人练的再强也无法去抗拒山崩水患。要先认识自己的极限,面对自己的极限与无能之处,才能提升自己的“能”。
人体的锻鍊脱不了对皮肤、肌肉及骨骼的探讨,习武者一生脱离不了这三者的强化。
一、皮肤
皮肤是接敌、查探敌情的第一线,对皮肤的锻鍊方式向来分成两派。一派在钝化皮肤的感觉,另一派则在强化皮肤的感觉,两者目的不同,锻鍊方式遂有所差异。
支持钝化皮肤感觉的习武者认为:皮肤为攻击人时的第一线,皮肤应该要能承受巨烈撞击时的能量,而不会皮破肉绽,且不应产生过多的痛觉,而影响了习武者的战斗力。是以此一派别利用不断的打击训练,让拳脚角质层增厚(长茧),使皮肤能承受攻击人时的重击,且由於茧的阻隔,使皮肤感觉钝化。但此种修练方式所达效果仍是相当有限,有精於药理的师父,即会更进一步藉由练功药洗的调制,或调理练功时所产生的皮下组织瘀伤(内出血),消炎清瘀,或助长组织生长,甚或毒杀神经组织,使神经失去痛感。在这种门下习武,药洗的花费甚钜。
支持强化皮肤感觉的习武者则认为:皮肤的感觉是听劲最重要的因素,所谓冬至衣服夏至毛,轻轻一贴敌身就要能藉由皮肤上敏锐的受器,探知敌人的动向,此派重在以皮肤为搜集情报的重要工具,而非攻击之用。
二、肌肉
肌肉是由中间肥厚两端细小之腱(tedn)附著於骨上,肌肉一方之腱从固著之骨开始,另一方跨过一个或两个关节而附著於组成关节之另一骨上。肌肉因收缩而带动关节,收缩之处为肌腹部份,腱并不收缩。越过两个以上的关节走向之肌肉,附有支持腱的韧带,用以控制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弯曲关节抑制肌腹作最小的收缩。
肌肉组织最基本单元是运动单元,其包含一神经元和一组与其终端钮相联接的肌纤维,每一运动单元所含的肌纤维数目随运动类别而异。当一神经系统的动作电位传送到肌肉,即会引发肌肉的作用。
由於肌肉是运动的根本,肌肉的肌纤维数目愈多或肌纤维愈粗,其肌力也愈大,亦即肌力与截面积成正比,此种肌力称为绝对肌力。ik(1910)首先测定发表其数值为6~11公斤每平方公分。rri(1948)则以iwauniverity的学生24人为对象测得男性为9.2公斤每平方公分,女性为7.1公斤每平方公分。习武者会藉由举石锁等重量训练、兵器耍弄、铁牛耕地等诸多方式,锻练肌肉强度,从而增加肌肉的爆发力与持久力。
事实上一般人的肌肉能力都尚未妥善的运用。武术界中常能见到瘦削的大师轻易的发人於丈旬。为何他们有这种能力?有人会说:这是练气发劲的结果,但实际上气劲并不是多麼神奇的物事。一个人气练的再强,亦会受到各种物理定律的限制!他的动作亦须靠肌肉牵引骨骼来完成,并不会因气强就能直接以气牵动骨骼。吾人一拳挥出,动用了相当多的肌肉。这些肌纤维的控制,有赖神经系统精密的的协调。可是多半的时候,我们所挥出的这一拳在各肌纤维中会彼此干扰,各分力相互抵消而减少合力,此乃因自体神经系统协调不良的原因。改善的方法,即透过不断的练习,使肌纤维的动作能彼此协调而集中合力方向,不致造成相互抵消的情形。故招式套路须不断练习,而单式又应拆开反覆练习,使肌肉能习以为常而达协调之功效。其他尚可透过精神的统一(静坐)或练气的过程以协调神经系统的控制,加强肌肉的输出功率,减少输出损耗。这些论述将於内篇做介绍。
除了肌肉的输出力量强度,肌肉的延展性亦颇受习武者的重视。习武者透过拉筋的练习,延展了肌肉长度,增加关节的旋转角度,以自出人意料之外的角度攻击敌人。更有甚者,藉由高度的放松与放筋的功夫,让关节暂时脱开,而使挥拳攻击距离增长了数寸(孙膑拳《或称神鞭拳》、通臂拳、劈挂都有异曲同功之妙)。这些奇招异术都是习武者不断突破生理极限成果的展现。
再进一层来看,攻击时各家拳术中一些发刚劲的动作,事实上都是一种七伤拳,未伤人前先会伤己。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发出了多少劲道出去就有多少回震力是一定的。在空打时,力量未能发於物体上,所有功率都会全数作用在自身上,若身体肌肉强度不够即会内伤。当接敌时,力量是作用在敌人身上,但反震的力道亦相对的强大。想想看:古时一些大师一脚可震碎七块青砖,反震力会有多大!是以功夫愈高,肌肉强度的锻练愈为重要。在防守上,外家会有硬气功护体,其藉由铁扫帚进行排打以锻练肌肉。耐打原理与防弹衣完全相同。防弹衣由数十层凯夫勒纤维缝制而成,内部再加一些衬片(如陶磁板、钢板等)。当弹头击中防弹衣时,弹头能量即藉由凯夫勒纤维作横向波的传导,使弹头能量延防弹衣周围扩散。外家硬气功即藉由肌纤维两侧的拉张,将敌拳的能量在击打处延肌纤维而扩散,使敌拳能量无法透入体内。明白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知道:金钟罩铁布衫是无法防弹的,肌纤维再锻练亦有其极限,难以与高能量的子弹相抗衡......
三、骨骼
骨骼的锻练可分横向与纵向。横向的锻练在於骨骼的强度,纵向的锻练则在关节的强度。
可动关节在关节在关节面盖有一层薄而透明的软骨,关节的外面包有纤维性的关节囊,内衬有关节膜减少肌肉在运动时与骨骼发生摩擦、关节囊外有韧带,用以连接骨或维持肌腱与肌肉在一定,使关节更加坚固。在挥拳或掌做击打动作时,骨骼会受到纵向力,而作用在关节间,腕、肘、肩关节都会受力。若击打力量过大,在两骨相接的关节处,将会造成关节膜破裂,严重时软骨会受损。而在施力方向不当的情况下,则有可能造成异位或严重脱臼。在强化训练上主要在增加肌肉强度,而由肌肉吸收部份纵向力,并可使韧带强度更高,减少脱臼的可能。此外,藉由逐渐增加打击力量的练习,可慢慢增加关节膜强度,使两骨节相撞击时不致受伤发炎。
在横向力方面,最常锻练的部位是前臂(尺骨与桡骨)和小腿(胫骨)。洪拳素有铜桥铁马之称,所谓铜桥即前臂硬如铜铸。在习拳时,常有一指定中原的三运桥手,以贯气入臂。骨骼的锻练据笔者所知主要乃以杆面棍不断杆胫骨或以啤酒瓶敲击胫骨,使其骨膜破裂而再重生为更致密的组织,而能承受更大的外力,打击木桩或沙袋亦为相同道理。另有一种练法为:透过练气,敛气入骨,使骨髓充实於骨中,再配合前述之柔搓之法,辅以药洗锻鍊,而能较他人承受重击。就算断折,其复原能力亦较一般人快数倍。
武术入门--吊肩
两脚并步站立,背部朝向横杠(最好是肋木),两手反臂抓握横杠。然后下蹲,两臂拉直,或悬空吊起。
要点:两手紧握横杠,两臂伸直,肩部放松。
练习步骤:1.双手反臂抓握横杠,上体前倾拉肩,并上下转动。2.屈膝下蹲,上体尽量直立,逐渐减少脚的支撑力,做向下吊肩动作。3.两脚离地,做吊肩动作。
易犯错误:提肩,屈臂,躬身。
纠正方法:两手握紧横杠,抬头,沉肩,立身。
武术基本功--贯拳
动作含义:是以拳攻击对方太阳穴或后脑。属进攻性拳法。
动作做法:1.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握拳抱于腰部两侧;眼视前方2.左脚向前上步,3.屈膝,4.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拳从腰间向右、向前上方弧形横击,5.力达拳面,6.臂、腕微屈,7.拳眼斜向下;眼视右拳
要点:以腰带臂向前上方横击。
练习:参照“劈拳”练习方法进行。
易犯错误:肘关节太直。
纠正方法:练习时,有意识地保持肘关节微屈状态。
武术基本功--撩拳
动作含义:以拳眼或拳背向前撩击对方裆部或其它部位。属进攻性拳法。有正撩和反撩之分。
动作做法: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眼视前方2.左脚向左侧迈步,3.屈膝,4.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手握拳直臂向前撩击,5.高不过肩,7.力达拳眼,8.拳眼向上,9.左臂屈肘,10.左掌附于右臂上;眼视右拳(1、2)。此为正撩。反撩为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
要点:以肩为轴直臂向前撩击,速度要快,力达拳眼。
练习方法:参照“劈拳”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易犯错误:撩击时,易以前臂上撩。
纠正方法:练习时,臂部要保持适度紧张,并注意将臂伸直后再做撩击动作。
武术基本功–压肩
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要点:两臂、两腿要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
练习步骤:1.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2.肩压到极限时,静止不动耗肩片刻。3.压肩与耗肩交替练习。
易犯错误:肩部紧张,臂不直。纠正方法:练习时注意尽量沉肩,伸臂
武术训练方法
在中国古代武术训练方法里,特别注重对于发、舌、齿、指的锻炼,并称此四个部位为四梢。特别是形意门,把四梢的修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特别提出四梢要齐的理论。在形意拳的修炼者中,常常流传着这样几句歌谣:
气存丹田自培元;运达四梢始称奇;多出败元堪折寿;多入龙虎两分离。发欲冲冠舌摧山,齿断柔筋指钩齐,炼至虚含无领意,不出不入真消息。
可知四梢修炼对于武功修持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气功,多由武术内功脱化而出。因此,武术修持中的很多方法,对于气功锻炼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气功爱好者也必须注意四梢的修炼。
按照古人的说法,发为血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指为筋梢。因此四梢的锻炼直接关系到血、肉、筋等人体内部组织的健康与功能锻炼,当然已就能够明了,四梢的锻炼,实际上也与易筋洗髓(骨中精)的武功及气功的高层修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上述歌谣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气存丹田自培元:是说当先以气存丹田作为百功之根基。只有先实现这一步状态,才能够谈到其他状态的修持。正如古人所说:红铅黑汞,彻底不成大药,金蟾玉液,不过只是还丹。是知:存丹之法,当为功修之第一要义。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古丹功分为两路,一路本丹,一路非丹。对于非丹之法,常需谨记“丹本非丹,映于玄远”的要旨。则其存丹之法,大异本丹一路,其直闯先天门,外起身而身存,化人天本一之理而与大宇宙同修共演一套东西,以上洞九天、下彻十地无源有旋之机,吞吐奥远穹极,成映于玄远之非丹之存,学者不可不察。
运达四梢始称奇:是说无论对于本丹还是非丹,两路丹功均须使得外内两功,于梢处实现对接,是为运达四梢。同时两路丹功均有内出外入之法。即可以内出冲开四梢,亦可以外入冲开四梢。从而实现两路对接,亦有称内外合息。即以内功为一息,外功为一息,两息合一渐入灭息(消息)之途(在丹道修持中,自身内息整体占位“己土”,而有“炼己”“自己”等说法,外息整体占位“戊土”,两息合一为“圭”,即两土合一,方现中宫,自成无心)。
多出败元堪折寿:是说以内息之出冲开四梢,须知冲开即住,若久行此法,易致败元,而其直接后果,可使伤寿。是古人有“炼成丹田一口气,万两黄金不与人”之说。
多入龙虎两分离:是说以外息之入冲开四梢,亦须谨记冲开即住,若久行此法,先、后天本命真元(龙、虎)两相分离,而使后来功修平添障碍。其关窍在于,若果分离,必再经龙虎大交会,而后可以龙虎放飞,若不分离,直入混成太极、金丹暗结,立至龙虎放飞。
发欲冲冠舌摧山:是说四梢冲开的标志,在于头发似欲冲冠而起,舌尖似有摧山之力,这是要特别注意一个欲字。即如如之象(《道德经》中称为“绳绳不可名”),或说动本非动。
齿断柔筋指钩齐:是说四梢冲开时,齿似有断筋之力,指有如钩之感。其中齐字。既是说十指如钩要齐至,也是说四梢兆象要齐至。
炼至虚含无领意:是说两路催动,本来均具意领、心领等各种修炼窍要。必要炼至领意失机,或者说“无”为领意,方为本真。虚含两字,尤为切要,含者,今之关口也,虚含即虚化今之关口。即入两相不明法要。亦入客我(肉身)无存关窍。通俗点说:四梢均为内、外交汇之界限,虚化今之关口,就是说没有这些界限,化刚至柔,终成外内无别之象。
不出不入真消息:是说到达不出不入的境界,方能明了消息之本来意义。须知消息者,消灭自心。而消者,水合肖也,故不出不入之存,不是停止,也不是不动。不过无其外内之别,成其恍惚之运。
上述各言,均为初步,炼至深处,另具含义。容留学者自参。而本无之学,自化此境。
武术基础——内篇
内与外的差别一般可能会从气、形等观点去考量,而认为内家重气重柔,外家重形而刚猛。但,太极图上的双鱼是相互嵌合,阴中藏阳,阳中含阴。内家拳与外家拳都有刚有柔,内家重气,外家虽不太谈但在锻练上亦多有包蕴。本篇所谈的“内”系指由粗糙而至细微,由直接思考而达间接思考的一个转换的过程。从微观的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习武者从初习武时对外形的要求,会随着功夫的着熟而慢慢的进入内心的思考,即动作上藉由不断的练习由拙而巧,再进一步透过思辨的过程而达大巧若拙的境界。
自巨观的总体而言,武术从最早的求生存(猎捕野兽食物、部落战争)的直接性攻击目的,进一步因哲学思想的演进,将武术融于哲学思想中,而以间接性的手段达成使用者的目的(不一定是攻击破坏)。
不可否认的,除了哲学思想,气的冶炼亦是内家的一大特色。本文先对内家的思想进行探讨,继而介绍练气的原理,并对气劲之间的关系做分析。
一、论思想
若要说中国武术与其它民族所发展武术有什么差异,那最主要的应该是在于武术发展的思想。道家思想起源甚早,但内家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某位先民在一次实战中,因为承受不住对方的压力而让开一下,不料这一让开,竟使对方重重的跌了一跤。就是这一跤让该位先民开始思考道家反者道之动的精神,要打人未必要直接攻击敌人,舍弃硬格硬架的顶抗反更能轻松的获致生存。也因此,道家的思想逐渐被融入武术之中。
太极图中央是一个迂回曲折的正弦(in)图形,太极图的外围为一圆形。这异于传统上的直线式思考模式。在传统上,武者想打哪就直接打哪,进入哲学式的思辨时则不然,一切先研判对方的思考模式,要先让对方无法达成目的,且使对方想不透我的目的,这就是一种迂回。故敌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即侦知其意图,从而移形换位,先其而动,将其引进而使其落空,并挫断其根,让对方目的完全落空,且陷入不知会遭何待遇的恐慌中,剩下的就看要不要打,要不要发出,要取其性命亦或断手折足?故单纯的外家目的性极强,而内家则是无为、无目的。笔者常言:太极拳是一种因果拳,对方要下第几层地狱完全是由对方自己决定,吾人只是顺势变化而已。
二、论原理
1.气的定义
气是以什么形态存在?这个问题一直为人所争议。科学昌明至今,对气似乎未见较完整的报告提出。但回头看看科学的发展史: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到富兰克林放风筝对电做实验,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有形的物质相较于无形的能量是好研究多了。武术上亦然,手脚招式的成就比打坐养气容易看到成效,谁练成了气谁没练成,光凭肉眼实在难以判定,因此就常可看到假气之名而做:两手吸玻璃瓶、打瓶口破瓶底、空手摸烧红铁链、把一群弟子隔空吸发的秋风扫落叶......等江湖把戏的表演,严重扭曲了一般人的观念。不过,若能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气应该不是这么的神秘,气功的锻练对身体亦仍有其极限存在。
事实上,气即为神经电流。武术在“外”即为对运动系统(肌肉与骨骼)的锻炼,在“内”即对神经系统的锻炼。内外皆能由心控制,身心才能合一。人体内神经密布,而控制了身体诸多机能。脑部可透过神经元对体内各组织下达许多指令,如微血管的扩张、肌肉的动作......故练气者云:“意到气到”,练气时会如蚁行、会痒、会热等其实皆为神经电流通过时影响到了各受器(如ruini小体、kraue终端球体等)而有各种幻觉发生。
电流通过空间时会产生磁场,亦即神经电流在身体内流动时,会在体外产生感应磁场,此即为“外气发放”,当神经受到外在磁场感应产生感应电流时,所产生的感觉即为气感。另外运气时可使微血管扩张而发热,故对温差的变化感觉亦为气感的一种。神经电流因频率的不同使人有舒服、憎恶、难受等感受,而有清气、浊气之分,人体所能产生的电压强度、电流强度即为功力高深与否之研判指标。
当透过意志力的锻炼,而能控制周身各神经系统时,想想看若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皆能受控制,那心跳速率都可自我调整了(止脉停息....)
2.气的锻炼
内气的锻炼不外乎透过呼吸的练习及意念的专注(守丹田)。练气分有为法与无为法两种。此处对其运作方式做简单介绍,以供读者明白其运行经过,但若无老师的指导,请勿自行修持!
有为法的锻炼方式系以吸气、提肛、鼓腹、闭气等方式(进武火)对下丹田加压再加压,强化丹田的纳气量,待加压至一定程度时,以意念开始导引,自丹田向下到会阴,通过长强进督脉,经命门、夹脊、大椎、玉枕、百汇,而下眉心达人中。继而以舌头(天桥)抵住上颚往下接任脉,自承浆通过食道(十二重楼)到膻中、中皖等穴而回到丹田,完成小周天的运行。此过程于道家称为河车倒运,在佛家称**常转。修持此法者,小腹会较为凸出,身体的筋膜会腾起,身形会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