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节 夜茶(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商量已定,大臣们告退,迈出宫门时已经是满天星斗高挂,今夜星光灿烂,堵胤锡忍不住道:“明天是一个大睛天!”

“大晴天!”诸人面带笑容,纷纷说道:“大睛天!”

兴致来了,马士英提议大家喝夜茶去,这是粤人的习俗,被带到了南京。

南京是首善之地,有钱有闲的人大把,男人不喜欢逛街的多,又不想睡觉这么早,于是晚上出来喝夜茶,已成风气。

首辅相召,大家说好啊好啊,杨天生说我有地方,于是由他带队,前往秦淮河边的“山茶居”,沿途惊动诸人啊,当大伙儿看到这么多大官进了山茶居,嗬嗬,这广告打得够犀利。

进内一看风格,俨然是倭制。

周边环境花卉树木精心装修,茶室呈书院装修,即四张半榻榻米面积,踩着倭式地板,大家坐着倭式蒲团、传统的倭式装饰,满满的和风韵味。

和风,就是唐风,墙壁上挂了一幅茶诗,诗名为《与海公飲茶送帰山》,作者是52代天皇神野,也就是嵯峨天皇,诗曰为:

“道俗相分経数年,今秋晤語亦良縁。

香茶酌罷日云暮,稽首傷離望雲烟。”

诗中茶的韵味不错,倭国天皇有水平,这是一首汉诗,原本就是汉语写就。

在倭国奈良时期(公元710~784年)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文假名(如今看到の蚯蚓文)尚未发明之前,日本是通用使用汉字的,并引进大量中国典籍,汉诗也因此大受日本人欢迎。尤其在初唐、盛唐时期,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将大唐文化带入日本,倭国是如此的景仰大唐,以致于他们如是说:“大唐的诗,如同最美丽的长天,让人只能仰视。”

所以写汉诗对于日本当时的文化人来说,是一项基本の技能,不会写的话,就OUT了!

汉家动乱,旧明被鞑靼人吊打,倭人看在眼里,说明人不过尔尔。

但当台湾颜常武崛起,他的战列舰得到了倭人深深的敬意,更随着新明开张,倭人对于新明与东南国的热衷已成狂潮,在倭国上层,如果不会说汉语,又OUT了!

许多倭人只要有机会,就会移民,他们有黄金白银,是中华小跟班中最富的,带资入户,插队无妨。

由于归化倭人很多人有钱有文化,属于倭国精英,流失严重,以致于幕府向新明与东南国抗议,导致两中华收紧归化尺度,让倭人们深感遗憾。

衣着质地上乘,精心打扮、年青的倭女们温柔斯文,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以致于大伙儿差点以为是汉女假扮的。

但当杨天生用倭语与她们对答,她们的倭味儿很明显,大家才相信她们真的是倭女。

“这里是倭人与我们的人合资开办的,使用倭式风格经营,有点新奇,客人还是不少!”杨天生说道:“尝尝倭国茶吧,茶具也是倭国的,倭式的点心不错,白天还有河豚吃!”

频频为山茶居打CALL,一问之下,原来是他在倭国小妾的妹妹旅居南京经营的。

新明重启之后,到南京来的外国人不断增加,尤以倭人为盛。

他们到达南京,发现南京真是人间天堂,民众彬彬有礼,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娱乐令他们乐不思倭,居留在南京的倭人渐多,成为了国外最多倭人的集散地!

倭国实行闭关锁国,能出国的非富即贵,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可供在南京挥霍,同时,由于新明允许外国人投资,这是一个大帝国的自信,倭人们重资投入新明产业,得到丰厚的回报,也就可以支持在南京的花天酒地。

女老板出来见客,三十多岁的女郎,长得十分标致,珠圆玉润,穿着正统倭服,汉名叫做山水仙,她用流畅的汉语与杨天生谈笑不忌,但仅对他而已,对其他人则以礼相待,一丝不苟。

该女郎的汉语说得好,还能引经据典与在座的大员们对答如流,再问下去,她居然是倭国一个大名的女儿。

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映衬出精致的点心,美女手腕如玉,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们虽是大员,但也风雅,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

“倭国的茶道,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啊!”杨铖新欣然道。

坐旁边的山水仙微皱一下眉头,但随即舒展。

弱国无交外,山水仙故国是日本,倭国是贬称。

不怪得明朝大臣称呼倭国,盖因他们的颜大龙头,哪怕是纳了幕府大将军之女,也是口口声声地说倭国。

他这一定来,臣民们也就跟着叫倭国了!

茶室中的大臣们说着倭国长倭国短的,山水仙很不开心,假托身体不舒服告退了。

大臣们屏退了侍女来说悄悄话,马士英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的支持。

他感慨地道:“国政骤然艰难,诸君与马某同舟共济,共同解决困难,而不是象前明那样……”

由他主持推行土地新政策,招致动乱,虽然挨弹劾,但内阁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没有拆他的台!

“换作前明,只怕马某的背脊都被人戮穿了!”马士英嘲讽地道。

前明党争异常激烈,大员们争权夺利,狗咬狗呈白热化,他们或以同乡地域划分党派,或以师生同年始成同盟,或以政治见解左偏右袒,我做不成事也要让你做不成,为反对而反对,严重削弱了明王朝的国力。

新明则不然,做事大家一起来,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人论事,而且,上位者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大臣们最欣慰的地方。

方才,监国公主并不诿过于人,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大臣们自然是鼎力相助!

他们边喝茶,边谈论国事,你一言,我一句,说过去道未来,马士英、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都是前明官场的过来人,个中滋味实难让外人体会也。

难得啊,换作前明内阁,或许两个阁臣互相帮助,他们是朋友,而与其他阁臣的关系,是敌人,大敌!

马士英拍拍杨天生宽厚的肩膀,发现拍不动,问道:“老杨,你平时还练武吗?”

“当然!”杨天生说道:“每天挥刀一千次,现在太忙,以前是每天挥刀一万次!”

哇噻,听得在场四位文官眼眨眨,阮大铖嘿嘿笑道:“你再能打又如何,好在现在是新明,要是前明,如果给你领兵出征打鞑靼人,你最大的敌人是谁?”

杨天生不假思索地道:“是皇帝,是文官!”

四个文官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

说来好笑,明朝武将出征打鞑靼人,最凶恶的敌人不是老野猪皮,而是后面的皇帝和文官!

皇帝瞎指挥,文官捅你背脊!

你要是不听话,就断掉你的军粮!

内外夹攻,不败才怪。

马士英再敬大家,新明胜前明,马士英感动啊,将来成事,全靠今天的融洽气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